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账本,每个人都有。有的是写在本上,有的却记在心里。
在桃城区北苏闸村,一本账本传承了55年,田地里的春耕秋获,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账本记录着时代变迁,也记录了村民齐心奔小康的奋斗历程。
北苏闸村村口。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算好“民生账”才能赢民心
“虽然咱们现在富裕了,但还得少花钱办好事。”
“泵坏了需要更换,得选质量好的,用得住的。”
不久前,北苏闸村在对扬水站维护时发现水泵坏了。于是,一场村民代表会议在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村干部想想少花钱多办事,但有村民认为先说用得住,再说钱多少。在大家意见全部统一后,村会计苏秀山在议事决策记录本上写下,“关于西河大泵年久失修不能使用,购置一台新泵,29945元。”
“村口防疫岗记录本1元;三四队青苗补偿款41500元……”苏秀山的记录本上,每月不定期召开的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会议内容中,对钱的记录和审核尤为详细,而且在每次会议记录最后,都有参会村民代表的红手印。村民集体议事,村务财务公开,在北苏闸村已延续了55年。
走进北苏闸村史馆,这里至今保留着1965年到2014年的350多卷账册和3万余张票据。既有0.22元买浆糊这样的小账,也有25万元建村史文化馆的大额支出。
71.57元,是1964年北苏闸村集体的全部家底。要为群众办成事,就要壮大村集体收入。1972年,北苏闸村建起28个集体副业摊点,集体收入节节攀升。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村里不断扩大温室大棚规模,为村民搭建起稳定的致富平台……如今,200余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成为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的最大底气。
翻开历年账本,一张张账目收支清单,是北苏闸村的一份民生账单,也是北苏闸村民生活日益改善的生动纪实。
2011年,村里改水支出190多万元,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的家;2012年,村里投资240万元进行上下水改造,蚊蝇乱飞的茅厕换成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2013年,村里投入350万元硬化路面,街道栽上树木花草,尘土飞扬的村子变得四季常绿……
如今,北苏闸村生活富足的小康愿景,已在村干部精打细算、艰苦奋斗中变成现实。“为群众算好‘民生账’,才能赢民心。”北苏闸村党支部书记安永吉说。
北苏闸村民安广申在自家大棚里采摘丝瓜。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村民的“小康账单”越来越好看
地,还是这块地,以前种玉米小麦,一亩收入不过千元,现在建上大棚种蔬菜,每亩地收入就超万元。
初秋的天气依旧炎热,在北苏闸村西南的蔬菜大棚种植区,一座蔬菜大棚里,村民安广申将摘完的丝瓜装箱,搬上了三轮车。“天热,棚里干活的少,但要有客户来,就得抓紧采摘。”忙完手里的活,安广申拉着记者往家里赶。
安广申是村里较早种植棚菜的农户,已和蔬菜大棚打了25年的交道。“开始就一个小拱棚,没经验也没技术。”安广申说,改变是在2009年。为改变村里种植大棚蔬菜规模小、效益低的情况,北苏闸村村委会倡导规模化经营,将最好的地块规划出100多亩地的种植区,他和村里许多种植户成为受益者。
“现在已经有了5个棚,每个都占地近2亩,投资也大。要不是村里协调地和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路上,安广申指着一片银光闪烁的大棚说,如今,北苏闸村的温室大棚就有447座,种植无公害蔬菜30多种,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
院外,石砖铺地宽敞干净,屋内,空调吹来习习凉风,桌上,是笑容洋溢的全家福照片……这是安广申的家。
“去年,5个蔬菜棚种的韭菜、丝瓜、西红柿,除去开支,收入超过10万元。”坐在宽大舒服的沙发上,50多岁的安广申给记者沏上一杯茶,掰着手指头算他一家的幸福账。“辛苦是辛苦,但怎么也比原来种庄稼强多了。”
“上世纪90年代,我们村里提出‘户均一个棚’的发展目标,现在可以说,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安永吉说,靠着大棚蔬菜,北苏闸村民的日子好过了,去年人均收入已超过了17000元。
如今,北苏闸村又在村外规划种植了1800亩速生林、1300亩优质山楂,并山楂林间、路两侧种上油菜花和格桑花。“今年,山楂就到了盛果期,平均亩产预计能到2000公斤左右。市场好的话,一亩地可以挣四五千元。”安永吉兴奋地说,未来,他们还要发展休闲生态乡村游,再扩宽村民的致富路。
账,始终在算,以前算着吃饱穿暖,现在算着吃好穿好,算着怎么让日子越来越好。安广申相信,他们未来的“幸福账单”会更长、更好看。
北苏闸村民苏文义的家中鲜花盛开,就像村民的生活多彩缤纷。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一笔“返乡账”晒出好生活
笔直挺立的树木欢快地掠过眼帘,公路连通到每一户的家门口,街道两侧是精致的绿植,庭院内外是常开的花草……每天清晨,苏保国喜欢沿着平坦的柏油路在北苏闸村里散步。
“我生在北京,户口也是北京,可我对别人说是北苏闸人,毕竟祖籍是这儿,现在也常住在村里。”黝黑的皮肤,粗布衣服、老布鞋,如果不是一嘴流利的北京话,苏保国看起来和普通的村民一样。
“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不好走。柴火垛垃圾堆到处都是,有脏又乱。”这是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苏保国,对于老家的记忆。可在2015年,回乡处理老宅事宜的苏保国,第一次被老家吸引了。“土路不见了,全部修成了硬化路,垃圾堆没了,成了红绿相映的景观。”第二年,退休后的苏保国就正式在北苏闸村定居了。
“院里有小菜园,做饭用的是天然气,厕所用上了坐便马桶……在这里不光生活成本低,更主要是村子环境好,邻里关系融洽,比在城市生活惬意得多。”回村后的苏保国,经常跟朋友算他的“返乡账”。
村容村貌的改变,文明的乡风也吹进了村民的心中。“就拿红白事大操大办来说,村里将红白事简办写进村规民约,人人必须遵守,不能例外。”安永吉说,陋习连根拔起,新规蔚然成风。在文明乡风的影响下,村民自发成立“敬老基金会”,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养老金的善举,更成为尊老孝老的美谈。
闲暇时,到小菜园种种菜,在成荫的街道上听乡音聊家常,到广场上随音乐跳跳广场舞。苏保国说,在这里人人都是幸福的,正如村史馆那面村民“全家福”,脸上的笑容就是最生动的答案。“走进北苏闸村,就能看到小康。”(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北苏闸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