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李春炜、吕宁)人工智能在产业发展、经济腾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该如何让人工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产业升级?在9月6日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上,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在圆桌探讨中就如何助力产业数字转型、加快应用融合创新进行了探讨。
人工智能的数据驱动决策要跟行业知识紧密结合
李欣(傲林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人工智能的数据驱动决策要真正落到实处,就不能是通用性的驱动,一定是跟行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实际作用。
而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怎样能把沉淀在传统企业的工程师、精英者的经验、知识萃取、表达出来,成为一个软件化的产品,从而可以复制、推广。
这其中就存在一个问题,这个领域缺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制造业、懂钢铁、懂汽车、懂石化、懂食品等,同时又能够理解人工智能的人才。而复合型人才的成长需要周期,需要进行相应培养,如果能引入行业、产业专家和大数据工程师合作,这样就能有效解决产品设计和产品功能的构思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在这个建模过程中,需要大量AI技术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对海量的大数据进行建模,这就要发挥企业的作用,要构建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在这开放的产业生态里面,还要改革,要关注需求侧,以需求侧为导向发展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服务和应用。
现今普及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有三个方向
王玮(同方计算机企业级产品线总经理):
现在比较普及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我认为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图象和视频识别,应用场景主要是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保等,比如社区的管理、城市的监管、商贸的物流、违章的监控识别等;第二个方向是语音与识别,比如交互式的对话客服等等;第三个方向是通过人工智能对企业生产进行优化,比如人工智能的编排、调度、运营等。
同时人工智能有三个驱动力,就是算力、算法、数据,这三个驱动力中,核心的驱动力是算力,因为无论是数据还是算法都需要算力来进行支撑,算力对于企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协同,让产学研更好地匹配起来
孙惠民(SAP中国首席数字化转型专家):
在人工智能大的赛道上,怎样和传统结合,如何让产学研更好地匹配起来,真正让人工智能更好地发展问题、应用到更多的场景,需要社会协同去努力做这件事。
传统产业想找好的人工智能厂商为自己服务,往往成为被试错的对象,付出的代价很高,人工智能厂商要找到好的应用场景,也是到处去找各种资源,往往又不得其法,也比较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很有必要在需求层面给一个正向导向,引导让大家根据需求走,两头凑,这个问题会逐步解决的。
未来趋势是认知智能和感知智能相结合
冯玉然(思维创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很多年了,从行业上我们分成两类,一类叫做感知智能,一类叫做认知智能,感知智能其实就是可以进行二进制重复的。而认知智能,则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更多的是认知积累,比如说电力系统的安全,通信系统的安全或者交通系统的安全,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特定化。未来趋势一定是认知智能和感知智能相结合,在特定的产业领域去形成特定的解决方案,这样,人工智能公司才能够形成更落地的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有三项能力需要提升
肖婷(同道猎聘人才与组织发展研究院院长):
人工智能时代对整个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们认为有三项能力需要提升,一方面是源头创新能力,这不只是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而是在对组织内部的创新土壤的搭建上,比如说组织架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等。
第二方面是人才学习能力,这是广义学习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不能就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一定是跨领域、多学科并行,在这样广义学习之下才有深度研究的纵深空间。现在,我们也看到非常向好的方向,就是教育部在做人工智能类人才培养的时候已经注重跨学科、多元化这样一个基础搭建。
第三方面是协作能力,现在都说是人工协同型机器人,或者说人机协作,所以不光是团队内部成员间人和人的协作,还有人和机器协作的新模式搭建,所以协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