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柴社区一角。 赵荣昊摄
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道华北柴油机厂社区(简称华柴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有居民1194户,常住人口22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100余人,约占社区常住人口的50%。
这意味着,走在方圆0.4平方公里的华柴社区内,按大概率而言,每遇到两个人,其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老人。这样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给社区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是摆在社区管理者的一大难题。
华柴社区一角。 赵荣昊摄
华柴社区通过不断摸索建立了社区党组织、9个社区党支部、21个党小组组成的三级网络,形成了志愿服务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在老党员的带领下,通过“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高龄老人”模式,倡导居民互帮互助,引导老年人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逐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积极参与、社区老人互助服务的养老模式。
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带头作用
据苑东街道华柴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于薇介绍,华柴社区早在2008年就由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吕荣科带领社区五百余名退休老党员,组建了“华柴社区老党员志愿服务队”。13年如一日,这批老党员志愿者们虽平均年龄已达75岁,但他们积极发扬“人老心不老,余热献社区”的雷锋精神,为身边邻居排忧解难,为社区建设奉献光和热。
在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积极带动下,目前华柴社区已拥有志愿服务队伍10个、志愿者884人,通过普通服务和点单服务两种模式共同推动了志愿服务常态化。特别是志愿者们的“互助式为老服务”,即有能力的老人帮助困难老人,能自理的老人帮助不能自理的老人,已经在华柴社区蔚然成风。
李银和王玉玲夫妇照顾夏鼎忠。 华柴社区提供
李银和王玉玲夫妇照顾夏鼎忠。 华柴社区提供
在华柴社区有这样一户人家,本是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家庭的变故,使这个家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夏鼎忠患有老年痴呆症,杨秀琴患癌症晚期,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由于精神受过刺激,精神也不太正常。在这种情况下,邻居李银、王玉玲夫妇向这个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的日子才得以支撑下来。李银、王玉玲夫妇一直照顾到夏鼎忠和杨秀琴去世,现在又接下了照顾他们女儿的重担。李银说“帮助他们并没有影响我的生活,我们不是为了受到表扬才帮助他们的,就是觉得他们家有困难我们就帮一把,啥也不图。”2017年初,李银和王玉玲夫妇获得“桥西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任国强正在修理电热水壶。 赵荣昊摄
老党员任国强当过多年的电工,热心善良,乐于助人,从不求回报,是社区出了名的“热心肠”“活雷锋”。退休后他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就开始利用所掌握的维修技术在社区发挥余热,义务为社区居民修理电饭锅、电风扇等小家电,以及修理自行车、三轮车等物品,近十年来已经累计为社区居民义务修理各种物品达2300余件(次)。
任国强的无私奉献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和尊敬,但他常对人说,“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嘛。只会这点手艺,能帮上大家的忙,我很开心。”
充分依托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
开展社区为老服务,关键要依托社区资源,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落实服务内容。
华柴社区书画协会的志愿者在练习书法。 赵荣昊摄
华柴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借助社工机构,通过走访调研,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一方面依托老党员志愿服务队,调动社区自身资源,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另一方面,还对接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等外部资源,定期开展义诊、家电维修、法律咨询、智能手机操作辅导等全方位服务。同时,通过意见箱、民意专线等方法收集民意,精准对接社区老年需求,开展代采代购、上门维修、互助陪伴等“点单式志愿服务”,只要老人有需求,志愿者马上行动。
志愿者正在为老人义诊。 赵荣昊摄
为此,华柴社区增设了医疗健康志愿服务岗,书报、书法和书画志愿服务岗,雷锋小屋志愿服务岗,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心脑血管、眼科、心理等方面的医疗保健,书刊阅读、书画书法、舞蹈、戏曲等文化娱乐服务以及小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正在为老人义诊。 赵荣昊摄
在华柴社区,记者见到了正在为老年人义诊的志愿者,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志愿者们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帮助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联系定点医院提供各类医疗服务,并对重点对象进行定期回访。
华柴社区的一支舞蹈队。 赵荣昊摄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华柴社区还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动老年人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社区现有7支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全年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达60余场。社区居民依托社区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地,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都举办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如春节团拜会、元宵节文艺晚会、党员七一趣味运动会、中秋节文艺晚会、国庆节联欢会等。
华柴社区的一支舞蹈队正在练习舞蹈。 赵荣昊摄
探索接力式养老志愿服务新模式
在破解居家养老难题的过程中,华柴社区找到了自己的模式,那就是创建“时间银行”。记者在华柴社区看到,一本本红色的像存折一样的“时间银行”记录册里,志愿者们每一次服务的时长和内容,以及积分都有详细的记录。志愿者们可以用积分兑换奖品,也可以兑换其他志愿者的志愿服务。
华柴社区“时间银行”记录册。 赵荣昊摄
“存折”的模式很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但志愿服务记录打卡并不便捷。随着“时间银行”对志愿者起到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大,石家庄市目前正在探索更加便捷的数字化的“时间银行”模式。为方便老年志愿者的使用,华柴社区依托专业的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将“存折”上的记录一一誊录到“时间银行”数字化平台,让志愿服务记录和打卡模式更加便捷。
截至2020年12月,“时间银行”提供可兑换服务20余项,参与“时间银行”激励的志愿者达300余人,志愿服务积分最高达1000分。石家庄市的积极探索,推广了“时间银行”在“低龄时自愿服务,高龄时享受服务”的接力式志愿服务模式。
华柴社区“时间银行”记录册。 赵荣昊摄
通过志愿服务“存储时间”,鼓励健康低龄老人自愿为高龄老人服务,待以后需要时可优先享受养老志愿服务,从而形成了低龄扶高龄、一代帮一代的养老志愿服务模式。(河北新闻网 侯艳宁 赵荣昊 聂榕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