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钢轨探伤工推着上百斤仪器 每天至少行走8公里

时间:2017-05-19

钢轨探伤工推着上百斤仪器 每天至少行走8公里

工作中的钢轨探伤工

 钢轨探伤工推着上百斤仪器 每天至少行走8公里

 每一条铁轨都不能遗漏

 【编者按】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其实生活中,除了公务员、医生、司机这些被大众所熟知的职业外,我们身边还

 有许多小众的职业。这些行业可能并不起眼,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今日起,大河报记者带你了解那些“不起眼”的行业……

 □记者 吕高见 文 赵龙翱 摄影

 核心提示|炎炎烈日下,纵横交错轨道上,有这样一群忙碌的人,他们推着仪器在钢轨上作业,仿佛在书写着“传奇”。

 行走、检查、标记、修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做同一件事,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白雪皑皑,都在默默坚守,他们是在用生命“歌唱”。探伤工,人称钢轨“B超医生”,也是经常活跃在铁路一线的基层工种。为钢轨探伤,探伤工时刻都要思想高度集中,坚持一线作业,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昨天,大河报记者走近钢轨“B超医生”,在36℃高温下,探访和聆听他们背后的感人故事。

 【现场】

 密集的钢轨,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昨天上午8点,40余名探伤工穿上橘黄色工作服,他们点完名后,分别乘坐两辆大巴车,车厢里放着探伤仪器还有用的工具就出发了。由于工作地点不同,大巴车要陆续地放下探伤人员作业。

 大河报记者跟随其中一组探伤工作业,约半小时到达目的地,郑州北站下行到达场。烈日直射下的郑州北站,无风闷热,现场作业一共有14条到达轨道,编组场38股,由于钢轨密集,轨道上的温度比正常温度多出很多,热浪袭来,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探伤工们把探伤仪器从车上抬下后,徐鹏和他的工友们戴上草帽,开始了一天的探伤作业。

 徐鹏今年41岁,是一名高级探伤技师。他推着探伤仪器,脚下踩着枕木和碎石,缓慢前行。另一名工友站在一侧辅助他作业,遇有钢轨岔道时就会上前帮忙,两人抬起探伤仪,挪到其他钢轨上面继续作业。碰到钢轨有问题时,徐鹏就会侧耳倾听,拿出随身携带的锤子,对准钢轨面再猛烈地敲打几下,及时作出判断,让工友用白色油漆在钢轨侧面画上标记,待其他作业的同事过来修复。

 工作间隙,探伤工们也会吸上几口烟。大河报记者注意到,旁边站有防护工作的工人,左手攥着红黄旗,右手拿着对讲机,遇有来往的火车经过时,就会用喇叭或对讲机提前通知,这时,探伤工们会迅速搬起仪器向安全地带转移。等车辆通过后,他们再返回作业。一趟下来,他们身上的工作服时常会湿透。

 探伤作业一般每个班组两台仪器,每台仪器2个人作业,加上防护人员等有四五个人。在作业时,徐鹏随身携带的对讲机里经常会传出,邀请他到现场判断钢轨损伤的情况。

 “探伤工作不能出丝毫的差错。”探伤工们坦言,那样的话会造成钢轨折断,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求探伤工必须认真作业,时刻保持警惕,达到100%钢轨完好。

12下一页
  • 上一篇:今后快递能指定时间送 精确到30分 你愿买单吗
  • 下一篇:河南足球小子出征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