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12个“中国关键词”入高考作文题,你咋选?

时间:2017-06-08

□统筹赵红刘同洲执行记者谭萍王迎节牛洁樊雪婧

核心提示|有一种青春叫高考,有一种全民围观叫高考作文题。

昨天上午11点半,语文考试一结束,高考作文题目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今年,河南的高考作文题目有人赞其“接地气”,有人吐槽“太难写”,网友们更是自发进行了“关键词造句”大比拼。

聚焦考题

1 今年河南作文题目啥样?竟引来造句接龙!

河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用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今年,河南省使用的仍是全国卷I卷,语文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主题是“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具体内容如下——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 看到作文题网友自发进行“关键词造句”PK

“今年的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涵盖了10天以后英语四六级翻译题的所有可能!”有网友如是说。更有人吐槽:“有选择困难症的人要怎么选?”

不过,也有人认为,“作文题目非常接地气,有时代感!”网友们更是自发进行了“关键词造句”大比拼——

网友“韶歆子”:“我骑着共享单车,背着大熊猫,沿着一带一路,用移动支付,体验中华美食,不用考虑食品安全问题,陪大妈跳广场舞,坐上高铁,看长城。”

网友“@2iGin”:“我骑着共享单车,从美丽的乡村顺着一带一路去到了长城看到大熊猫在跳广场舞。”

名师点评 这个题目出得好学生几乎不可能跑题

1

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方能写出美文

点评名师:尧建兴,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京剧”“大熊猫”“长城”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共享单车”“一带一路”“移动支付”等是社会出现的新生事物,“广场舞”“中华美食”等是日常生活。这个作文题目选材范围广,从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更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值得点赞的是,和之前的传统材料作文相比,这个作文题不再是简单地搜索人物素材谈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更倾向于让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也更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总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学生几乎不可能跑题,但是只有对生活有深入的体会,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语文素养丰厚的学生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

归纳分析找联系,作文可从这些方面立意

点评名师:

张定勇,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崔矿山,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先在理解的基础上选准关键词,而后构思谋篇。12个关键词,有着内部关联——

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长城,京剧,中华美食。

美丽中国和活力中国:大熊猫、美丽乡村、共享单车、广场舞、移动支付。

中国眼光和中国智慧:一带一路、高铁。

中国问题和解决方案:空气污染、食品安全。

我们不妨先从对中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长城、京剧等)的介绍开始,带领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昨天和文化魅力;再让他们读懂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当下意义;最后,带领他们或骑共享单车,或坐上高铁,畅游美丽乡村,欣赏憨态熊猫,看看大妈广场舞,品尝中华美食,享受移动支付,共同探讨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的全球性话题。

链接>>>

全国高考作文哪家强?

为什么作文总能引起关注?有人答: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看懂的!昨天,各省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出炉,网友迅速围观,屡屡出现“神评论”。

大河报记者整理部分省份的作文题目与网友评论,与读者共享。

●上海卷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网友评论:我脑子里只有各种超自然现象,这一定是篇灵异故事or微玄幻!

●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网友评论:我想给老师留一纸“无字之书”,有心灵感应的阅卷老师应该能看懂。

●辽宁卷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网友评论:《论一个当代新青年的自我修养》

●四川卷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年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网友评论:我看高考是想要我的命。

  • 上一篇:3年前家庭困难受人帮助 现在她在考场外服务考生
  • 下一篇:名师点评河南高考作文题:今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