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开封祥符区西姜寨村:天然氧吧中的富美乡村

时间:2017-07-05

党群服务体一角 

党群服务体一角

航拍下干净整洁的村貌

航拍下干净整洁的村貌

大河网讯 这是位于八朝古都开封市西南部的一座乡村——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西姜寨村。虽然这是一座不依山傍水的村镇,但是,一年时间里,西姜寨村的干部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改变了家乡几十年的脏乱差,使它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它更是在2016年代表西姜寨乡参选2016中国最美村镇,荣获2016年中国最美村镇的殊荣。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地方吸引了省内外多个乡镇前来参观学习,那么,它的美丽蝶变奥秘究竟在哪里?今天,大河网记者带你走进西姜寨乡西姜寨村——一座天然氧吧中的富美乡村。

由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行驶六里地,就进入到了西姜寨。一进西姜寨,迎宾门上是“中国最美村镇”六个大字,在六个大字下面,写着:“开封市的小深圳”、“祥符区的桥头堡”、“港区的后花园”。绿荫剪乱的阳光,洒落在笔直的水泥路上。处处是鸟的鸣叫,抬头的瞬间,几只燕子刚好从湛蓝的天空下飞过。房前屋后栽种的是国家一级珍稀树种、被称为熊猫树的红豆杉。广场上,二三十个群众敲着盘鼓,正在紧锣密鼓的练习着,此时,大家都在为今年盘鼓之乡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做着准备。十几个妇女跳着广场舞,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老人们有坐在广场的凉亭下拉着二胡,有三五个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房屋整齐划一,街道笔直宽敞、房前屋后群蝶飞舞、墙体如黛染,农耕展览馆、乡愁、乡音、乡情在这里如一首首轻柔的诗歌,讲述着这座乡村发生的蝶变。

盘鼓之乡

盘鼓之乡

西姜寨村村道绿意浓浓

西姜寨村绿意浓浓

“去年我们乡荣获的2016中国最美村镇,下面几行字是开封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我们西姜寨乡的整体定位,我们每个村的打造都是围绕着这几个定位进行的”,在迎宾门处接我们的是西姜寨村支部书记张平刚。

张平刚去年担任西姜寨村支部书记,今年40余岁,“我家是做生意的,之前也没想过干支部书记啥的,后来,我们村原支部书记到乡里为民服务队,组织上找我谈的时候,我也是看到村里这么大的变化,也想着为村里做些事情,所以,答应任这个支部书记”,张平刚说。

从西姜寨乡迎宾大门往里走,一排排喷灌设施正滋润着路两旁的红豆杉。道路干净整洁,整个沿线看不到垃圾纸屑。

“绿化挺好的”!记者说了句。

“那是,我们这个地方,你基本上是看不到白色垃圾的,因为我们乡里每天都有督导组在沿线督导,一旦在村里被看到有垃圾,直接扣分,到月底村委之间考评时,你的村委分低,那肯定是没面子的”,张平刚憨厚的笑着回答记者。

“到了,这就是我们村”,沿着一条两侧都是党旗、创文氛围浓厚的街道开车行驶有五分钟路程,张平刚在一座广场前把车停了下来。

停车的地方是一座开放式广场,广场唯有的一面墙面,还是被装饰的古韵古香。

与墙体相连的是一座小土山,就连土山上种植的都是红豆杉。在土山下,是一座篮球场和广场,几个孩子正在广场上滑着旱冰。亭子下,几位老人纳凉唠着家常。

西姜寨村党群综合服务体

西姜寨村党群综合服务体

西姜寨武拐村广场一角

西姜寨武拐村广场一角

记者拍照时,张平刚介绍说,“我们这座广场,是在去年三四月份修建的,当时是一个废弃的大坑,群众的生活垃圾都是扔到这座坑里。后来,乡党委政府号召建设美丽乡村,这座坑被填平,顺势修建了这座文化广场。这里接待过很多领导,省内外来村镇来学习的,都会在这里停留,豫剧名家关灵凤、虎美玲、石磊老艺术家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

“我们这个地方是乡党委政府农家乐、民宿的试点,前一段时间和北京签约的生态有机项目也在我们这个村做试点,而且,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全国第一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开封市的试点乡村。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在忙着整理屋子,为开农家乐和民宿做准备”。

与张平刚走着聊着,张平刚一路介绍着:一年前你来我们这个地方,还不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垃圾遍地,道路坑洼不平,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自从国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后,我们这个村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庭院开门迎宾,庭院净了,群众的整体思想也跟着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听说党委政府要在我们这打造成为民宿、农家乐,我和我家老武说,咱们一定示范带动,争取开起第一家农家乐”,在西姜寨村武拐村参观过程中,走进武拐村一家农户,五十多岁的贾雪莲兴奋的告诉记者。她家的楼房共两层,据贾雪莲介绍,最上一层准备打造成为民宿,其中一间房间已经摆上了乒乓球台娱乐设施。

“之前哪敢想我们这也能发展旅游啊?但是,现在再看我们村,房前屋后花花草草,走哪都是水泥路,家家二层小洋楼,这幸福生活紧跟紧的跟着跑,让我去城市我都不愿去”。贾雪莲说完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随后,跟随着张平刚的脚步,我们走进西姜寨村的党群综合服务体。这也是西姜寨乡别具特色的党建基层阵地。

“这是我们西姜寨乡党委政府为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党建上的创新。在我们这,又称七室一广场。它包括便民服务站、爱心家园、农家书屋、超市、诊所、扶贫攻坚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群众文化娱乐广场”,在七室一广场处,张平刚翻阅着西姜寨村的发展资料,向记者介绍着西姜寨村的发展历程。

“当年朱仙镇大捷,岳飞大战牛头山,屯兵的地方西姜寨,之所以西姜寨是盘鼓之乡,也是和岳飞带兵打仗有关。不过,当时盘鼓是作为鼓舞士气的战鼓,现在,盘鼓由最初的战鼓成为了我们这村民民间的娱乐方式”。现在,每年中秋节,我们这里都会举行大型盘鼓展演,2016年,西姜寨乡“迎中秋·庆丰收”千人盘鼓展演敲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张平刚自豪的向我们讲述着西姜寨的历史。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咱们村庄参观学习”?看到党群综合服务体便民服务站台案上摆放的图册里,有很多乡镇学习的照片,记者问张平刚。

“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这美丽乡村建设的好,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民风质朴,干群心齐,群众愿意跟着干部干。去年清理我们乡里一条渠道的时候,最高一天上志愿工就能达到8000人次,去年一年,我们全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仅志愿工出工就达到了200万人次,合计节约2亿元。我们乡里栽树、清扫街道、清理渠道、铺垫路肩,群众出工都是志愿的,干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辐射群众干,就形成了一个全乡都动起来的景象。他们都说我们这是西姜寨现象,是赶超‘深圳速度’,他们来这学习,应该是学习的西姜寨的精气神”。

“咱们村下一步有什么规划?”参观结束,在党群综合服务体,记者问张平刚。

“党委政府已经提出要把我们这个地方打造成为游客游玩之后的民宿、农家乐。下一步,结合着乡党委政府在我们这做的试点生态有机项目,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发绿色生态有机循环农业,打造集采摘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让更多人走进我们这里不仅感受到的是乡愁,更是乡音、乡情,毕竟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群众富裕,而我们正在做和下一步要做的,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目标只有一个,让群众在现在的基础上,经济提升,更加富裕”。张平刚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

参观结束,回乡政府的路上,记者看到一间老旧的房屋内正在打造农耕展览馆,“我们这的老屋都会合理的进行利用,农耕展览馆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历史诉说,那也是农村文化的根,这个不能丢,等你们再来,就能参观了”,张平刚依然是憨厚的声音笑着对记者说。

在西姜寨村参观的过程中,无论遇到村里的任何一名群众,他们的脸上都是堆满了微笑和你打着招呼,就像是街坊邻居一般的热情,听了西姜寨村支部书记张平刚的介绍,找到了这座乡镇蝶变的答案: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致富群众是这里干群创造一年时间摘掉几十年贫穷落后奇迹的源头。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目标是百姓富裕,这里的干部和群众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正践行着、实现着。(薛素芬 李永乐)


  • 上一篇:国网尉氏县供电公司:开展电力线路通道治理专项行动
  • 下一篇:熊孩子无钱玩耍组团盗窃 中牟民警责令家长严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