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个性作业成培养关键能力、加深亲子关系的试验田 “我的暑假作业是‘研学游’”

时间:2018-07-31

▲7月29日,小朋友们在嵩县白云山景区避暑,享受清凉的同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通过有趣的设计和家长的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培养认知、合作、创新等能力。”

侯清珺 郑州市文化路第一小学校长

□河南日报记者周晓荷

“今年暑假,我的作业是‘研学游’。”7月27日,省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奕心告诉记者。她口中的“研学游”,是一份以“寻访红色足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报告,想完成作业必须和家人、朋友一起走出家门,走访英烈后代,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红色历史,并将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份并不简单的作业,让王奕心觉得有趣极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红色精神’是什么,长了很多知识,还在网上搜了很多旅游攻略,这个过程让我收获很大。”

“红色研学游”、学做一道菜、当回调查员……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不少学校的暑假作业告别了厚厚的作业本和练习册,以妙趣横生的形式,让孩子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

“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新能源汽车”……这些新概念也许很多大人都知之甚少,省实验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却需要围绕这些主题,检索资料、整理思路、调查探究,形成一份课题研究报告。

郑州市文化路第一小学结合年级特点为学生定制了个性化的作业“套餐”。比如三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是“小小调查员”,学生需要测量卧室长与宽并算出面积,和家长一起到市场上调查各种地板砖的规格和价格,找出铺地板砖最省钱的方案。“通过有趣的设计和家长的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培养认知、合作、创新等能力。”该校校长侯清珺说。

郑州市纬五路二小将暑假作业和学校“每月一个好习惯”活动相结合,通过作业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老师要求跟爸爸妈妈学做一道菜,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这个作业挺有意思。”该校三年级学生喻珈睿说。

郑州市金水区在暑假开展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研学、游学、旅行等多种形式,带着问题走向社会。以往年成果为例,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小主题研究约占3.5%,如《“无现金支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注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小主题约占32%,如《小黄车的调查与研究》等。

小小的作业,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大变化。采访中,多位中小学老师认为,个性化作业反映出当前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强化培养,建议家长利用难得的暑假,在完成同一份“作业”的过程中,更深入了解孩子,关注他们的身心成长。

  • 上一篇:防止听证会变“听涨会” 河南消费者可就价格制定提建议
  • 下一篇:健康小贴士|炎热天气当心“情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