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援疆干部刘志怀:哈密有我割舍不下的爱

时间:2018-08-21

刘志怀(左二)和科研团队一起到巴里坤明鑫煤矿搞科研。哈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任爱熙 马鸿钧

哈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地,在这里生活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人。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注意到,老家河南的“哈密人”还真不少,其中有一部分是为哈密社会稳定发展甘于奉献的援疆干部。

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一批批河南援疆干部远离家乡来到新疆,投身哈密的建设发展。现在,在哈密的工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河南援疆干部的身影。连续三次援疆,已在哈密默默奉献近8年的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志怀,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010年12月,时任河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的刘志怀,作为第七批援疆干部初到哈密,就赶上了哈密职业教育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一所中职学校,当时正在筹备升级为高职。学校升级,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就变得更高了。为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刘志怀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他要求学院的所有援疆干部都要通过教课、示范、实操,把自己的技术、理念传给当地教师。他还带领河南高校9位援疆干部教师组建了10个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建设,为学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和技术队伍。

刚到新疆时,刘志怀曾在日记中写下:“我可以在援疆工作的几年中没有英雄壮举,但决不能碌碌无为。”怀着这样的决心,此后,他先后参与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学院新校区建设、国家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能源产业研究院等多项重要工作。

成立于2014年的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是在刘志怀的努力下,由河南理工大学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完成的。研究院位于哈密市工业园区,得到了河南援疆两期共4100万元资金资助。“能源产业研究院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哈密矿山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与孵化,加强校企和产学研合作,提高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研水平,助力哈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刘志怀告诉记者。

“援疆干部要成为豫哈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刘志怀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协调派出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免费为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紧缺专业学历教师23名、工程硕士15名,捐赠高性能电脑10台,为学院和哈密市委组织部捐赠投影仪2套,费用合计约60万元;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河南理工大学函授站,已于2015年开始招生;邀请博士、教授来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开展专题讲座、制作专题网站等。

鉴于在援疆工作中成绩突出,在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刘志怀被授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还被光荣地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我只是成千上万援疆干部中普通的一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多了一份坚守和执着。”刘志怀谦逊地说。但哈密人民忘不了,他援疆的这几年,正是哈密职业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他是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发展的奉献者,也是见证者。三次援疆,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哈密的教育事业。

连续三次援疆,今年已经是刘志怀在哈密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了。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千里之外的家里,母亲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行动不便,岳父岳母身体也都不好。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使他对援疆事业如此执着?

“因为哈密有我割舍不下的爱。学校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虽然2014年6月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就挂牌了,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还有目前正在紧张建设的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都需要人手。援疆以来,我已完成了两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还有两个项目正在进行科研攻关……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就像自己养育了一个孩子,我的孩子羽翼尚未丰满,我怎舍得离而不顾呢?”说起自己的援疆生涯,刘志怀有些动容。

刘志怀像一棵胡杨,深深扎根在哈密的戈壁滩上。他已经熟悉了哈密,爱上了哈密,他把大漠戈壁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 上一篇:刘改芝 用行动践行孝道
  • 下一篇:汝州市“日间照料”探索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