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脱“只有肯吃苦,才能不吃苦”

时间:2018-08-23

□河南日报记者张建新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空调正“呼呼”冒着冷气;空调旁的电视柜上,摆放着一台55英寸智能电视……8月22日,走进宝丰县大营镇上李庄村村民郭伟涛的家中,一股现代家庭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昔日的贫困户已顺利脱贫,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冒尖户”。

“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回忆起自己的脱贫历程,郭伟涛感慨地说。

上李庄村是省级贫困村,村民大部分都是贫困户,其中以郭伟涛家情况最为特殊:父亲患气管炎20多年,常年吃药;母亲身体有残疾,基本失去劳动能力。郭伟涛结婚时,连身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穷不怕,只要好好干,就一定有出头的日子!”病床上的父亲拉着他的手说。

郭伟涛和妻子牢记着父亲的话。他们先后卖过煤球、拉过石头、搞过生猪养殖。“都是些苦活儿。”郭伟涛回忆说。尤其是跑运输拉石头时,冬天,石料场开门晚,但他和妻子凌晨四五点就要去排队,去晚了,当天可能就拉不到了。“支撑不下去时,我常对自己说,只有肯吃苦,才能不吃苦;现在不愿吃苦,就得一辈子吃苦。”

靠着这股韧劲儿和拼劲儿,几年之后,郭伟涛家里有了一些积蓄。2011年开始,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很多养殖场纷纷关门,郭伟涛的养殖场也赔了不少钱。但他却认为,价格大跌之后一定会大涨。2014年,他在村外一块废弃地上建起了新猪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舍不得雇人,偌大一个养猪场,全靠夫妻俩照料,每天忙得像个陀螺。

郭伟涛的判断不错,2015年,猪肉价格开始一路上扬。当年,他们出栏生猪300多头,收入20多万元,一举实现了脱贫。“赚了钱,我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咱是党员,要带好头!”郭伟涛说。

现在,郭伟涛开养殖场平均每年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家里盖了新房子,买了车,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去年,夫妻俩还花1000多块钱,去补拍了婚纱照。“现在,苦日子过去了,咱也要学会享受生活。”郭伟涛笑着说。③4

  • 上一篇:蹭热度加盟网红店铺到底靠谱吗
  • 下一篇:你跟清华北大之间 可能还差一条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