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深入学习调研 聚力中原出彩|教师摇篮打造科研沃土

时间:2018-08-23

□河南日报记者王斌

“我校不仅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更是科研的沃土。”8月7日,在跟随省委高校工委第三学习调研组在河师大采访期间,一位老教授这样告诉记者。这样一句话勾起了记者对河南师范大学的莫大兴趣。

“目前学校一共有83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有22个。在校生当中,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只占37%,其余都是非师范专业。学校在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的同时,科研方面也成绩不俗。”该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张银付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排名持续进入ESI全球前1%,综合排名保持在全省高校第2位;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项、国家社科基金19项,并获全省唯一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近5年获授权专利944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河南省首届专利一等奖1项……

河师大科研出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诀?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介绍,科研离不开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学校于2017年获批的“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就是人才引进的典型案例。该基地是目前高校创新引智工作的国家级最高平台,河师大也是全省第2所进入国家“111”计划的高校。基地依托的“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开展绿色化学研究最早的机构之一,目前有国外顶级专家13人,中方成员49人,其中包括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等。

人才兴,事业旺。由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渠桂荣领衔的核苷药物研发团队是学校的“明星团队”。该团队与新乡拓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了核苷产品的生产新工艺,目前产品已经远销美、英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打破了日本对国际核苷市场的垄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该校新能源材料研发团队取得一批以电池隔膜材料等为代表的原创性研发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创新药物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推广转化了多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水污染处理研发团队在低能耗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生物处理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除了科研成果转化,我校还抓住了2017年学位点授权审核增列的机遇,成功获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增量居全国高校第4位,河南第2位,学位点布局更为合理,为师大的未来和发展筑起新的平台。”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高书燕语气中透着自豪。

“把该做的事情做早、做实、做优,才是真正的出彩。我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贡献。”该校党委书记赵国祥说。③9

  • 上一篇:《2018年河南省省属国有企业拟实施混改项目公告》发布 确定27个国企混改项目
  • 下一篇:“新旧动能转换,可以这么干”系列报道⑨UU跑腿:做跑向全国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