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郑州援疆工作队 把惠民利民做实 把援疆落实精准

时间:2018-08-23


登封市援疆干部、哈密市伊州区委副书记马宏伟(右)到结对认亲的夏迪·古丽家里帮建蔬菜拱棚,教其种植蔬菜,丰富饮食结构。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任爱熙 马鸿钧文/图

8月9日记者来到哈密采访前,当地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但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的25户村民,没有再遭遇房屋漏雨之苦,因为郑州援疆工作队的25名援疆干部去年筹资18万多元,亲自为他们修缮了屋顶。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只是郑州援疆工作队的援疆内容之一。

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部指挥长马宏伟告诉记者,郑州援疆工作队自2017年年初入疆以来,25名援疆干部始终牢记重托,深入贯彻中央治疆方略和对口援疆工作重大决策,突出重点,科学施策,精准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郑州援疆工作队2017年度共实施援疆项目11项,其中好想你冻干果蔬项目、4所乡村“双语”幼儿园、豫哈实验幼儿园等项目已经建成。2018年度的8个援疆项目也都在有序推进。伊州区城镇“双语”幼儿园、豫哈实验学校、哈密河生态恢复工程、市区东郊幸福村扶贫产业、伊州区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哈密科研基地等6个续建项目建设顺利,新建的安居富民工程项目前期手续、图纸设计已完成,雅丹地貌生态保护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25名援疆干部下沉走访入户1200余次,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300余万元,开展集中培训或专业讲座50余场次,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干部30余人,树立了郑州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

哈密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了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郑州援疆工作队借助各种平台,寻找各种机会,穿针引线,多方推介。他们通过在家乡河南举办的第11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洛阳牡丹节等节会,加大对哈密的宣传力度,拓宽哈密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销售渠道,促进豫哈产业对接。

为了增进豫哈两地文化交流,郑州援疆工作队协调郑州市青年歌手入疆参加“一带一路”(哈密)第二届民歌艺术节,促成了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到哈密开展“丝路回响——中原与西域古乐交流展演”活动,在中原和哈密之间搭建文化新丝路。

他们还协助承办“豫见新疆”2017首届新疆风情美食节,协助举办哈密市招商引资专场说明会、新疆农副产品推介会、“豫见新疆”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以及新疆特色商品展示展销、新疆美食品鉴等活动,广泛助推哈密农产品销售。

旅游援疆,是河南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郑州援疆工作队在郑州成立了哈密旅游河南宣传推广中心,协助组织了2017、2018两届“哈密文化旅游进中原”宣传周活动,积极实施“河南万人游升级版”行动计划,组织召开豫哈两地旅游业界座谈会,协调西北线旅行商落实工作推进细节,开展郑州市全国金牌导游入疆培训,在郑州高铁站、火车站协调免费播放哈密旅游宣传片,落实旅游专列入疆,助力哈密旅游产业发展。

7月9日,由郑州援疆工作队承办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援疆助力边疆学生圆梦”夏令营活动在登封开营,36名新疆家庭贫困优秀学生和24名郑州学生参加活动。通过他们的协助,郑州市和伊州区红十字会组织了两期“豫哈情·共筑梦”豫哈手拉手融情夏令营,来自郑州市的60余名学生和伊州区的60名学生结成了手拉手好朋友,播撒下民族团结、友谊的种子。

民族团结一家亲,扶贫济困献真心。通过郑州援疆工作队联络,登封市老井村与伊州区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两个村的党支部结对、“两委”成员结对、党员结对、村民组长结对,深化交流,在携手发展中加强民族团结,深化“五个认同”。在工作队的协助下,哈密河南商会会员企业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与伊州区的水亭村、榆树沟村、芨芨台村、小堡村、卡拉卡依提村、塔拉提村、恰恰依村等7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企业依据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在就业帮扶、产业帮扶、销售帮扶、民生帮扶、智力帮扶等多个方面采取精准扶助措施,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人管、有事做、有钱赚,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据统计,一年多来,郑州援疆工作队坚持以受援地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动员后方社会组织参与援疆,先后投入资金达900多万元,组织系列扶贫济困交流活动,让最基层的普通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祖国大家庭的关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 上一篇:邓州市剖析典型案件 推进以案促改
  • 下一篇:叶县 发展集体经济“强筋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