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淮阳县铁腕治腐护佑“救命钱”

时间:2019-01-02

河南日报讯(记者 赵春喜 通讯员 刘玉涛 崔华)截留低保户扶贫补偿款、编造虚假申报材料骗取补贴、挪用扶贫资金……这些发生在基层,直接侵害老百姓利益的贪腐案例,被形象地称为“蝇贪”“微腐”。

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如何防止扶贫资金流失,让困难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淮阳立足实际,在全县通过实施“五子登科”工作法,即:段前拉单子、段中查漏子、段末交卷子、段后排位子、段段打板子,“零容忍”惩治扶贫领域“微腐败”,既严查腐败问题,又注重问题整改,以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包干部’被纪委带走了!”“身为村干部不想办法带村民脱贫致富,而是天天打自己的如意算盘,不查他查谁?”前些时间,在淮阳县葛店乡薛寨村,村民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

“包干部”本姓卢,系薛寨村村委会原文书。平时总是拎着装有村民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种粮补贴等上百个存折的包,便有了“包干部”这个称呼。然而,群众交托的这份信任,却为卢某借职务之便大肆谋利提供了契机。

妄图发“扶贫财”,最终藏不住、跑不掉,卢某被开除党籍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该县在扶贫领域实施“五子登科”工作法,严惩“蝇贪”的一个缩影。

拉单子、查漏子、交卷子、排位子、打板子,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六个阶段紧密结合,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紧抓不放,寸步不让,贯穿于每项工作之中,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在专项治理中,发现新站镇曾楼行政村申报的养殖扶贫项目资金24万元未专款专用这一线索后,该县优先立案调查,列出问题清单,根据现有线索排查跟踪,及时挽回了一批扶贫资金。

“太好了,现在县里的查办力度真是越来越大了!”12月28日,和记者一提起这事,群众就拍手叫好。目前,涉嫌问题的曾楼村原党支部书记郑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我们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不光立足问题解决,还要深入剖析原因,继而建立健全防治防范制度。”该县纪委监察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大连乡齐庄行政村村委会主任齐某某因违规申请低保、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等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身为党员干部,要多想门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光想着自己发财,这样的干部罪有应得。”记者在齐庄村采访时,村干部不无感慨。

铁的决心、铁的手腕,保障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效。今年以来,淮阳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2起58人,纪律处分24人。

实践者说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也是一场攻坚战。对在贫困群众‘保命钱’‘救命钱’上打主意、向扶贫专项资金伸手的,我们决不手软,坚决做到严厉打击,真正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扶贫政策的红利。

——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


  • 上一篇:今豫言|留一盏“空杯”给新年
  • 下一篇:【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管城区文化兴城装扮“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