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殡葬节约土地,1997年武汉市开始大力推广,至今20年。今年,该市还要求15家经营性公墓对选择生态环保葬的市民实行全免费。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尽管政府与公墓经营企业大力推广,但主动选择者仍是少数。
据武汉市民政部门统计,20年来,该市有近4万人选择生态环保葬,不到逝者总数的1%。
生态葬接受度普遍较低
武昌石门峰和九峰寿安陵园均提供树葬、壁葬、花坛葬等生态葬服务。3月30日,记者在两陵园服务大厅各观察1小时,有超过30人询问墓地价格,仅一人询问生态葬。
家住双塘小区的张先生说,墓葬方式得听老人的意见,“老人没有这个意思,我们不可能去选。”
江夏孝恩园是我省最早推出树葬的陵园,陵园新闻发言人郝莉红表示,经过20年推广,市民接受程度逐年提升,一开始每年只有5例,如今每年有200多例,目前已长眠了4720位践行者。她坦言,选择生态葬的以知识分子、公务员家庭居多,而且都是老人明确要求,“城市特困人群选择树葬虽然享有更大经济优惠,但却极少采纳。”
她认为,这一现象与传统观念有关,“社会上普遍认为,生态环保葬不留墓碑、不留骨灰,后人无处凭吊,算是‘薄葬’,难以表达对逝者的感情。”
陵园经营者看好壁葬
记者走访武汉多家墓园发现,相对于不留骨灰的生态环保葬,壁葬成为陵园经营者更看好的一种节地殡葬形式。
壁葬是指以墙代墓,在墙上设立一层一层的小格子,将骨灰盒(坛)封存于墙格中。一堵墙可容纳上千个骨灰盒,节土效果显著,在香港等少地地区极为常见。
扁担山公墓是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墓,目前仅剩近100亩可用土地。公墓负责人介绍,碑葬平均占地2.5平方米,价格往往需数万元,“如果继续推行碑葬,10年内扁担山将无地可用。”为此,该公墓打造了20亩壁葬区,可入葬2万逝者,人均占地仅0.67平方米,价格在2000元到1万元。
日前,武汉市首座全壁葬公墓——天堂园在新洲区汪集街落成,今年6月将开园。
开发商武汉锦辉天堂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巍介绍,墓园投资8.03亿元,占地400亩,完全摈弃碑葬,目前可提供40万个室内立体式骨灰安放格位。每位逝者占用土地仅0.25平方米,为传统碑葬的十分之一,格位起售价为1.2万元,“未来全部建成后,可容纳近120万名逝者骨灰,确保武汉市15年不需要新增殡葬用地。”
节地葬推广仍需努力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这种节地葬法,市民接受时也有顾虑。
3月30日上午,石门峰陵园壁葬墙上仍有零星空位。一位正在拜祭的林先生表示,去年还看见这些空格安葬着亡人,但今年就空了,“后人发达了就把亡人迁到墓地里。说心里话,如果家里有钱,我也会把已故亲人迁走。”林先生说,自己每年都是提前来扫墓,也不和其他亲戚结伴,“怕被他们看见,我脸上挂不住”。“我们也很担心市民们能否接受壁葬,因此将公墓打造成‘地上公园、地下陵园’,融入了旅游元素。”新洲天堂园高级顾问闫洪辉介绍,该陵园除了三座地宫外,还打造了一批仿古建筑,以及200亩的山、水、桥、林、亭等景观,实现“景区化”改造。
他解释说,此举一方面是想让市民在悼念亲人之余可以踏春旅游,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从售卖墓穴、格位之外的渠道获取收益,从而保持低价销售。
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表示,推行生态节地葬是殡葬改革的大趋势,但要提高市民接受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并在价格和服务上给予一定支持。记者 成熔兴 王哲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