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十堰张湾关闭40年黄龙码头 确保丹江口库区上游水质安全

时间:2017-09-14

  湖北日报网讯(全媒体记者戴文辉、通讯员叶相成、刘涛)12日,十堰市张湾区政府发布通告,为确保丹江口库区上游水质安全,将于2017年9月30日起永久关闭已存在40年的黄龙码头,禁止黄龙水库内一切与保护水源无关的水上活动。

  黄龙水库位于堵河下游,堵河在此折向东北流,而后汇入汉水,注入丹江口水库。据了解,历年监测数据显示,黄龙水库水质优于Ⅱ类,完全达标。但黄龙码头位于水库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有交通穿越问题,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保督查组督查反馈整改意见和环保部整改要求,十堰市政府决定关闭黄龙码头。

  1976年,黄龙滩水力发电厂建成发电,黄龙水库正常水位高247米,回水97公里,形成深水航道,黄龙码头随之产生。

  黄龙码头还有个名字:十堰港。

  码头下游不远的黄龙镇,曾因堵河航运发达,拥有三大码头和武昌、山陕等五大会馆,被称作“小汉口”。领导二七大罢工的施洋,就经过这里上船前往武汉。

  “从这儿往下,是丹江、武汉,逆流而上,可到房县、竹山。”63岁的刘安平是黄龙库区内堰石村人,从1995年开始跑船,生意最好的时候,他所在的客运公司每天从十堰到竹山对开10班,每一趟,坐80人的船能挤上一百多人。

  2015年前后,随着库区移民和村级公路的建设,走水路的人越来越少,黄龙码头的客运功能渐渐弱化。

  去年,为保护丹江口库区上游水质,堰石村清理网箱3100多只。这一次,黄龙码头关闭之后,全村351户、1241名村民将整体迁出。

  “渔民上岸,铁壳船靠边。”刘安平满怀不舍,“都说故土难离,我们是故水难离啊。”

  再难也要搬。67岁的堰石村7组村民王钦说:“北方那么多人喝咱们的水,要让他们喝得放心。”他和老伴已经在收拾家里的东西,住了十几年的土房将被推倒,祖坟祭拜过了,临走时打算带一捧山里的土,“也算留个念想”。

  这次搬迁,将和精准扶贫紧紧结合。堰石村共有119户贫困户,将整体易地搬迁到黄龙镇附近的安置点。“这些贫困户居住环境比较差,最偏远的6组在库区以里12公里,下船后还要走几公里的山路。”村支书柯玉峰说,搬迁以后,村民的医疗、教育条件都会得到改善。

  如何解决村民迁出后的生活、生产问题?村里也有了计划:利用搬迁后闲置的山场土地建设6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将村属一万多亩库区水域保护起来,发展生态鱼养殖;按照规划,黄龙库区周边将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堰石村可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总体思路就是绿色发展。要让大伙过上好日子,更要保护好库区水源,不能有一丝杂质。”黄龙镇副镇长曹奋勇说。

  • 上一篇:咸宁博士后机构达14家 跃居全省第三
  • 下一篇:大学生抢装湖北日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