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 题:湖北大冶破解农贷“难”“慢”“贵”——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三十九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
作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湖北大冶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经营权流转,通过健全风控和评估体系,变“实权”为“实钱”,短短一年间累计发放农贷2.6亿元,有效破解了涉农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的普遍难题。
健全风控政府担当克“难”主力
“贷款难,实际上是因为金融机构担心风险。”大冶市长王刚说,为防控涉农贷款风险,提升银行放贷信心,大冶探索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的多层次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一是明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确保贷款合规合法。大冶市率先在湖北省设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在市、镇、村三级交易平台颁发《农村综合产权交易鉴证书》,确定规模经营大户流转交易行为合法合规,再依据《农村综合产权交易鉴证书》颁发《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确定流转经营权权属,最后凭《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签订抵押合同,办理经营权抵押手续。当贷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时,抵押的产权和经营权将在交易中心进行二次流转。
二是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大冶市划拨50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补偿基金委托给涉农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5至10倍比例放大用于发放涉农贷款。大冶市还成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监督委员会”,负责基金管理和监督,并将银行贷款代偿率纳入相关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增强放贷积极性。
三是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大冶市通过采集流转大户生产经营情况研判隐性风险。当涉农抵押贷款代偿率达到5%时,各金融机构可暂停抵押贷款业务,确保风险可控。对于不良抵押贷款带来的损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承担60%的“大头”,贷款银行承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