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9日电题:丢掉“铁饭碗” 当上新股东——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推行员工持股带来的效应
新华社记者徐海波
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李霆近日入选第八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成为时隔22年后,湖北诞生的第三位建筑业全国设计大师。
引人注目的是,与李霆一样,前两位获此殊荣的大师也来自于这家屡屡中标国内外重大设计项目的中南建筑设计院。
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地方老国企,何以持续摘得创新桂冠?
在上属公司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党委书记张云看来,这一切得益于中南院自2009年起探索推行的骨干员工持股改革试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那时以工程建筑设计为主业的中南院面临着巨大压力,利润下滑、人才流失,其中技术骨干是流失的重灾区。“流失最严重时达到了70%,一个团队只剩下几个光杆司令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霆仍然不停地感叹。
瞄准企业机制僵化、活动不足的症结,中南院决定开展员工持股改革,给技术骨干戴上“金手铐”(指公司利用股票期权、奖金红利等预期收入手段留住企业高级人才的方法,一般都有时间等限制,期间辞职离开则无法兑现)。湖北省国资委以原中南院经评估的净资产扣除改制费用后,全部作为国有股投入新成立的公司,持股74%;184名中层以上经营管理者和核心技术骨干以现金出资增持的方式持股26%。
至此,中南院由“完全国有”变成职工参股的股份公司,骨干员工共出资3865万元,成为改制后的“新股东”。
“最大的变化是感觉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而奋斗。”中南院交通建筑事业部总建筑师王力说,改革让他获得了企业主人翁的感觉,不仅事业上拼劲更足,连续获得多个行业内高端大奖,而且收入上也有了丰厚回报,每年分红、工资和项目奖金可达数十万元。
这些年王力拒绝了不少业内知名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与他选择留下一样,员工持股改革后中南院核心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流失状况明显改善。
在此基础上,中南院继续推进改革,以突出创意创新和经营业绩为导向,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制和模拟年薪制两种模式,实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使劳动、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合理参与分配。
一系列改革的效果逐渐显现。2009年改制至今,中南院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6%,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408.26%。
2014年6月,结合国企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包括中南院在内的5家省属出资企业中的优质资源,组建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中南院的改革试点经验得以在新成立的集团中复制推广。
“国企不再是端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大家都有了危机意识和拼搏精神。”张云说,员工持股改革让业务骨干都成了“拼命三郞”,也成为集团筑巢引凤的金字招牌,上百名其他央企、民企的专业技术人才先后投奔而来。
2015年国内工程设计行业业绩平均下滑20%左右,而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利润却逆势增长34.28%,净资产与集团组建时相比增长近四成,预计2016年将再次实现利润增长20%以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所属的10家子公司中已有5家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其他子公司员工持股改革正在推进,以期让更多骨干员工成为子公司的股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完)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