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少读者向本报“你点我采”专栏反映,如今城市建筑垃圾占道、生活垃圾分类不明的现象比较普遍。为此,记者带着市民关心的问题,走访三镇街头探访垃圾现状,同时采访市政协委员,就相关问题进行民生解读。
打造建筑垃圾投融资平台“变废为宝”
【你点】市民陈先生反映,武汉三镇街头不时会看到建筑垃圾,有时小区旁的道路都会被大量建筑垃圾堵塞,居民出行十分不便。他期待,武汉街头巷尾的建筑垃圾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去处,不再影响市容市貌和百姓生活。
【我采】昨天,记者在武昌区铁机路融侨城小区看到,大量的建筑垃圾堆积在8号楼旁的角落,原本不宽敞的小区车辆出入道路,被部分来不及清运的建筑垃圾占道,车主通行困难。小区居民谢先生说,这些建筑垃圾大部分都是业主装修后丢弃的木材、瓷砖以及油漆桶等,前段时间刚被清干净,这几天又出现了。前天晚上开车从这里通过,因视线不好,还被占道的垃圾划了车门。
而马路对面的国棉社区,同样有因房屋拆迁、火灾留下的大量建筑垃圾。不少居民抱怨,尽管有的地方打了围墙,但这些建筑垃圾堆在社区里,不仅占位置,还影响居民和车辆出行。杨园街环卫人员称,生活垃圾和小型建筑垃圾,他们还能清运,对于大量建筑垃圾,实在没办法。
针对建筑垃圾如何消纳,市政协委员、江汉区城区改造和房屋征收办公室主任乔晓虹建议,打造建筑垃圾处理的投融资平台,将再生建材列入政府推广目录,提高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他解释,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废弃建筑混凝土可用于生产粗细骨料,废砖瓦可用于生产再生砖,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政府要鼓励和扶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的企业及投资活动,可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投资运营的创新模式,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对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大数据库
【你点】市民许女士反映,很多市民没有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和习惯,尽管街头垃圾桶有明显的分类标识,但大部分市民还是随意乱丢。同时,不少餐馆的厨余垃圾、污水更是当街排放,臭气熏天。她希望,武汉市应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集处理,培养居民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我采】昨天中午,记者在青山区建设九路的街头看到,一家卖热干面的门店准备收摊,将一大锅油腻腻的洗锅水朝路边的窨井盖下倾倒,脏水不断洒出,同时油污将窨井盖上的排水孔缝堵塞。随后,记者在武昌区珞函屯社区看到,墙角四个垃圾桶被居民随意扔弃的垃圾堆满,垃圾桶也没有分类标识。由于气味难闻,相隔不足5米的低楼层住户压根不敢开窗子。
下午,记者在金银湖万科高尔夫小区发现,这里各楼栋前整齐排列着绿、红、蓝、灰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标写着“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少小区居民称,他们现在连自家的干、湿垃圾都养成分类习惯了,同时,小区几年前就推行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物业定期还会奖励生活用品。
针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问题,市政协委员、武昌区环保局局长孙凯建议,可建立一个垃圾分类回收数据系统,每天收多少垃圾都会分门别类上传系统,形成一组大数据,与城管局共享,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鼓励垃圾回收企业采用互联网垃圾分类系统,通过招募居民会员,引导居民以正确的垃圾分类积分、可回收物品交投积分,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实现“垃圾换物”,培养良好习惯。
市民提议
读者皮先生:建议在粮道街、江汉路等老街区以及大型的生活小区,设立微型电瓶公交车,方便居民日常出行。
读者刘先生:建议城管部门、电力部门对裸露在人行道上的电线杆支架打围或者进行醒目标识,以免天黑无路灯时,行人因视线不好经常撞上,产生安全隐患。
读者费女士:武汉应早日打破户籍壁垒,远城区居民和中心城区居民应享受同样的养老、医疗和教育资源。
读者梅女士:很多老旧小区因违章建筑或历史遗留问题依旧没能接通天然气,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老旧小区特事特办,解决日常生活难题。
读者王先生:武汉三镇门牌号码乱象频出,造成快递投递出错,寻人找不到地址,建议重新规划武汉门牌号码。
读者万先生:对电动车实行分时间段、分地段禁行管制。比如:在街巷拐角处、步行街等地方严格禁行,杜绝安全隐患。
读者喻女士:尽快治理武汉主城区最后一条“龙须沟”——巡司河,彻底改变巡司河脏乱臭的面貌,将巡司河建成武汉第二条楚河,尽快建成巡司河沿河公园。记者明凌翔
(编辑:张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