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重回邓小平去的那栋"华夏第一高楼",听他讲"深圳速度"

时间:2018-11-24

重回邓小平去的那栋“华夏第一高楼”

“深圳速度”创造者之一讲述幕后故事

湖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刘宇、通讯员程超、李煜)这是一栋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大楼――它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这里的旋转餐厅俯瞰深圳,谈话30多分钟,“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成为著名的南方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贸大厦建成之后,这应该是我第6次回到这里。”11月23日,70多岁的“深圳速度”建设者代表王毓刚,在“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主题活动――深圳国贸大厦49楼,正深情讲述着国贸大厦建设的幕后故事。

原中建三局副局长,时任国贸工地主任、施工指挥王毓刚(左),讲述着国贸大厦建设的幕后故事。

深圳国贸大厦,建成于1985年,53层(其中地下三层),设计高度160.5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华夏第一高楼”。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周围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逐渐稀释了它的光彩,但它依旧是创造了“深圳速度”的改革开放代名词、改革开放的象征。

建成后的深圳国贸大厦

这座有着非凡意义的大厦,它的建造者们正是从湖北荆门“远征”深圳的“建筑野战军”――中建三局的建设者们。

谈及“深圳速度”的背后,王毓刚回忆起了四次试滑滑模的故事。滑模的成功,不仅对国贸大厦施工、中建三局,也对中国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1983年3月1日,国贸大厦的主体结构开始施工。如果利用三局擅长的传统翻模工艺,每一层主体结构施工最少需要15天时间,地上50层,则一共需要750天。这种进度如何能满足深圳特区加快建设的要求?

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施工队决定使用滑模技术。通俗来讲,翻模工艺就像是手工订制,而滑模工艺则像是批量生产。对于滑模技术,三局也只是在单层面积小的烟囱、冷却塔等工程上运用过。深圳国贸大厦每层面积达到1530平方米,在如此巨大的单层面积上使用滑模技术,国际上都尚无先例,对于三局,谈何容易?

“四顶红帽子”

第一次试滑,因为滑模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里面的钢筋暴露出来,告示着试滑失败。第二次、第三次,有的墙体被提升时的力量拉裂,还有的直接坍塌......时任工地主任、施工指挥的王毓刚,支部书记、副指挥厉复兴,总工程师俞飞熊,滑模主管罗君东,“四顶红帽子”的压力与日俱增,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研究出了问题所在,并制定出了新的试滑方案。

滑模施工中

“事不过三,第四次试滑,那就叫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许失败。”70多岁的王毓刚回忆往事依旧掷地有声。当时,时任三局局长的张恩沛向深圳市领导要求再次试滑,不仅立下了“军令状”――“滑不成功,我们坐牢都可以。”还冒着政治、经济风险一次性购买了两架爬塔、三台混凝土输送泵和一台混凝土搅拌站,以保证施工现场混凝土的供给量。

1983年9月18日,第四次试滑即将开始。分布在1530平方米操作面各个关节点位置的576个油压千斤顶同时启动,拉模、浇灌、提升......滑模整体提升后,也意味着一层大楼的完成。经过激光检测,楼层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标准。

施工中的国贸大厦

滑模的成功,使得施工从最初7天一个结构层,又提升到6天一层、5天一层、4天一层,到了19层之后,达到3天一层,最快时是2天半一层,而且质量完全合格。“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诞生了!

人民日报登载文章

深圳国贸大厦封顶仪式

“深圳速度”靠的是什么?王毓刚用了一个小故事来回答,国贸大厦完工后,三局曾在施工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技术总结类的文章,署名“齐智”,意为这座楼是大家齐心协力,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今,这支齐心协力、从湖北荆门出征的“建筑野战军”,深耕深圳、抢滩上海、挥师北上、进军西部、筑梦雄安、扬帆海外,业务已拓展至全国31个省区市和海外10多个国家。

(图片由中建三局提供)

责任编辑:陈莉霖

  • 上一篇:老河口召开纪检监察干部自律卡发放会强化自我监督
  • 下一篇:远安这个小伙种的蜜橘 价格为啥就贵几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