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调查武汉湖泊群及三峡库区发现
“水中PM2.5”已成长江潜在威胁
人物名片
王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污染生态学学科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从事多年研究工作。2011年1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学者。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等领域。
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塑料,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最近举行的欧洲肠胃病学会上,研究首次确认,在人体粪便中监测到多达9种微塑料。“之前科学家的目光多聚焦在海洋环境中,如今我们研究发现,微塑料在长江这样的淡水环境同样存在,已成潜在威胁。”日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污染生态学学科组首席研究员王俊告诉记者,他的团队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如何完全清除这些“水中PM2.5”。
城市中心湖泊污染程度高
从江河湖泊里取来的水,过滤到滤纸上,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中不乏微塑料颗粒。这几年来,王俊团队做得最多的,就是不同水生态系统中微塑料调查分析工作。
王俊回国前,主要关注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研究。他每年都会与来自世界各地从事微塑料研究的科学家到太平洋的中途岛进行科学考察。在太平洋洋流和环流的作用下,太平洋沿岸的各种漂浮垃圾都被裹挟到临近中途岛海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岛,漂浮物80%以上都是塑料废物。成千上万只栖息在中途岛上的信天翁,常把塑料碎片当作小鱼虾吃掉,导致死亡。“这些埋在地下难以降解的塑料废物,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小颗粒进入海洋环境中,被海洋生物摄取后,沿着食物链传递与放大,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这种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被称为“水中PM2.5”,在陆地上也并不少见。部分陆地微塑料能通过雨水冲刷与地表径流作用,进入到河流与湖泊中。
这几年,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长江,调查了武汉湖泊群以及三峡库区微塑料污染状况,不仅发现微塑料已成长江潜在威胁,污染程度还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水体中的微塑料丰度由城市中心湖泊向外围湖泊递减,这证实了人为因素对微塑料污染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新工艺可消除污水中80%微塑料
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今年年初,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到访武汉时,听取了王俊团队关于长江微塑料污染的调查研究工作进展汇报。
尽管国内外对水环境微塑料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检测方法。今年9月,王俊团队在国际分析化学领域顶级SCI期刊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团队博士生底明晓告诉记者,从2013年至今,队员们沿着武汉到重庆长江中游河段,不同间隔采集水样、沉积物及沿岸的土壤与植物等样品,逐级分析,并做微塑料生态毒理模拟实验,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微塑料处理工艺方法,应用到实验室小型的污水处理厂设备中,可以消除生活污水中80%的微塑料颗粒。”王俊说,这项技术很快会推广到一些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此外,大量的实验显示,锯末里吃木头的虫子、面包虫等吃掉微塑料后不会死,还可以将部分微塑料进行体内转化分解。“如果能找出这些昆虫肠道微生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构建功能降解菌,对于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会很有帮助。”
(楚天都市报记者贺俊、通讯员陈长丽、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