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妃,武汉昔日名气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
此山因曾有明代皇帝朱元璋太子二五妃家族墓群而得名,山前有水塘,山南有河道直通梁子后湖。
2002年,位于大东湖生态“绿楔”上的二妃山,被选址作为垃圾填埋场。次年,垃圾场投入运行,设计处理生活垃圾800吨/天,使用年限12年。
一车车生活垃圾,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运到这里。填埋日复一日。
但,吃了近20年光电子产业饭的光谷,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在谋划另一盘肩负国家战略的产业大棋——发展生物产业,再造一个光谷。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弥漫中,光谷生物城在荒烟蔓草的二妃山下奠基。
国家战略、地方愿景和产业规律三大动因,在这一刻叠加。
它的新生,为湖北及武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支点。
随着光谷产业发展大规模东扩、省奥体中心建成,也为避免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2009年,服役6年的二妃山垃圾场提前关闭。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二妃的命运,从此改变。
竞争力排名全国前三
2008年,杨代常教授在武汉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植物提取人血清白蛋白的奥秘,决定展开成果转化,研发生物新药。
2017年,他的全球首创“稻米造血”生物技术——“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获国家食药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2008年,陈莉莉从海外归来,创立明德生物。
2018年,明德生物上市,成为光谷生物城创建十年来自主培育的第一家本土生物医药主板上市公司。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4位诺贝尔奖得主入驻,21位院士坐镇,485个高层次生物人才团队扎根。靠着人才加创新,一张白纸上崛起的生物新城,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2000多家,吸引就业5万余人。目前,有近400个新药在研,其中26个重磅一类新药进入临床。
武汉人福药业是光谷生物城落地的第一个产业项目,也是这里第一家开工建设的药厂。“当时这一带还是荒山,路也不通,更别说水电气。电是接的临时电,水是用水车拉来的。”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王学海回忆,因为是单回路,经常停电,蒸汽供应也一直不稳定。他几乎每两天就要跑一趟领导办公室,商量怎么改双回路电、怎么上蒸汽站、怎么修锅炉保障蒸汽供应。
——一个百亿生物医药企业、一个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飞,就是从这一度度临时电、一车车临时水里,白手起家。
2017年,光谷生物产业总收入已突破1200亿元。
今年10月28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光谷生物城再度跻身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其中人才竞争力高居全国第一。
“区域创新体系”密码何在
地方经济发展,多依赖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
当这些要素红利边际效应递减,地方经济的发展靠什么作为新的支撑和动力?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原主任但长春认为,光谷生物城之所以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关键是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在全国形成了生物产业发展的“湖北模式”。
区域创新体系,最早由英国加的夫大学教授库克提出。在库克的模型中,区域创新体系包含几个关键要素——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
纵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以色列马塔姆科技工业中心,以及韩国大德科学城,这些闻名世界的创新中心,无一不具备这一创新体系。
而光谷生物城发展模式的成功,在许多关键要素上,都与库克模型高度耦合。
——激活主体要素,让企业、政府、大学、机构“劲往一处使”。
2010年,走出实验室的杨代常,搬到光谷生物城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组建中试车间,投入临床前研究。在某种意义上,“稻米造血”从成果走向市场的每一步,都是禾元生物(企业)、光谷生物城(政府)、武汉大学(高校)和生物研究院(平台)等各主体要素协同创新的成果。
——突破功能要素,探索制度、技术和管理的机制创新。
2012年,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武栋成,带着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到光谷生物城创业。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当即表示:场地不是问题,院内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设备、技术人员,都可以共享。该院还投了50万元天使资金,助武栋成起步。
省药监局、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口岸药品检验所等行政审批及服务机构就在公司附近,可就地办理新药检验、检测、申报等业务。武栋成感慨,无论资金还是服务,在这里都能“一站式”解决。
截至目前,光谷生物城已打造了生物技术研究院仪器共享中心等40个研发服务平台、省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等两个GLP安全评价服务平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东湖分局等8个行政服务平台、生物药物CMO基地等5个中试生产平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等多家三甲医院、中国医药集团华中物流中心等四大物流平台。
——优化环境要素,让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因充分涌流。
光谷生物产业的核心板块,主要聚焦于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和生物服务。
2013年,光谷生物城企业约为500多家,此后以几乎每年超过200家的速度递增。
除了纵横打通产业链和创新链,光谷生物城在政策资金保障上,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并设立50亿元规模的武汉光谷生命健康产业母基金,投入产业发展。在光谷生物城“屯兵”的各路资本机构已有8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达500亿元。
下一个十年的“二妃”守望
薄暮时分,从二妃山上俯瞰光谷生物城,栊翠掩映着灯火,霞光流淌在湖心。
山间,运动步道如蓝带缠腰,总有人在奔跑。
口口相传中,关于“二妃”传说的明朝那些事,在数百年岁月中,渐行渐远。
而新的“二妃故事”,正在山脚下,徐徐铺开。
今年5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石药集团与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在光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其他投资方共同投资友芝友5.14亿元,用于合作发展双特异抗体药物、肿瘤免疫疗法等项目。
这是目前光谷生物医药企业在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单笔最高纪录。
去年6月,长江产业基金联合汉德资本和人福医药,完成对美国医药细分行业龙头Ritedose公司的收购,引进BFS(吹瓶-灌装-封口)技术在省内落地。
此次并购涉及资金6.0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湖北企业实施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注,让生命健康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说,2009年,光谷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的,是为了让光谷创造可供全国复制推广的体制机制经验,承担“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国家使命。
光谷生物城用了十年时间,不断探索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建设模式上的创新,并把国家战略、地方发展理念、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最终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如果国家不支持,地方政府也不想搞,产业发展趋势又不符合潮流,那这个产业肯定做不起来。”他说。
在从“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的征程中,历经30年产业积淀的光电子,已成为代表国家“光”实力的湖北名片。但,自主创新的国家示范,不能仅靠光电子单一产业,还需要更多新兴产业共同撑起四梁八柱。
一粒种子,从萌芽到大树参天,关键在土壤。土壤的好坏,核心在生态。环境竞争力,最终将决定产业和创新的竞争力。
无论是友芝友创下单笔融资纪录、人福不断加快的海外并购步伐、明德生物上市,还是越来越多重大项目的落地,都不是孤立的发展事件。它们用厚积薄发的今天,印证着过去十年,生物城每一个生态再造的昨天;也预示了下一个十年,值得期许的“二妃”守望。
一个个“陈莉莉”“杨代常”,用自己一个个十年,托起了光谷生物城的筑城梦,也将托起光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又一个黄金十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