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三位志愿者登上市民大讲堂(左二为胡龙丹)
楚天都市报记者潘锡珩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通讯员产启斗
昨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三位普通的地铁志愿者走上武汉市民大讲堂的舞台,向市民和高校学子分享了他们从事志愿服务的经历和收获。
活动现场,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6年前,武汉80后胡龙丹第一批加入武汉地铁志愿者队伍,次年,他把姐姐胡汉丹也发展成志愿者。后来,胡汉丹又带着上小学的女儿加入。如今,胡龙丹是地铁志愿服务总队长,胡汉丹是地铁3号线志愿服务支队长,姐弟俩把空闲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地铁志愿服务上。
热心青年成为首批志愿者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身边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帮把手。”36岁的胡龙丹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经常乘坐轨道1号线的他发现,不少第一次乘坐的市民不知道在哪里买票,或者找不到进出站通道,他总是热心帮忙指引。
2012年,地铁2号线开通,武汉地铁成立志愿服务总队。胡龙丹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首批100名志愿者之一。“那时人手少、经验也不足,开展活动要克服很多困难。”胡龙丹说。热心快肠的他很快成了牵头人。有一次开展活动前,他用QQ发通知,但回应者寥寥,他只能花了大半天时间,逐一给100名志愿者打电话。
地铁乘客形形色色,志愿者的好意有时得不到理解。胡龙丹回忆,一次,他在车站服务时,看到一位大叔随手把橘子皮扔在地上,便上前提醒,却被大叔怼回:“你是谁啊?要你管!”
胡龙丹十分委屈。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把地上的橘子皮捡起,扔进垃圾桶。“大叔愣了一下,再也没丢橘子皮了。”胡龙丹说。从这次经历中,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志愿服务,要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行动。
姐姐受感召加入志愿队伍
2013年,胡龙丹成为地铁志愿者第二年,他的姐姐胡汉丹也在他的感召下,加入志愿者队伍。当时志愿队成立不久,事情很多,胡龙丹有时忙不过来,胡汉丹就替他做,一来二去,她对地铁志愿服务也产生了感情。
与弟弟的外向型性格不同,胡汉丹性格内敛,刚开始做志愿者时,克服心理障碍成为第一关。刚开始,她在地铁2号线循礼门站引导乘车秩序。“我不好意思开口,尤其是受了几次白眼和冷言冷语后,调整了好久才缓过来。”胡汉丹说。
后来,胡汉丹习惯了自己的志愿者角色,还把上小学的女儿也带入了志愿队。“女儿的性格也比较内向,但奶声奶气的童声,效果反而很好。”胡汉丹说。几次下来,女儿越来越积极,还把自己的志愿经历写成作文《我的胆子变大了》,获得老师好评。后来,一直到初中,地铁志愿服务多次成为女儿作文的主题。
现在,胡汉丹已是武汉地铁志愿服务支队长,主要服务3号线的车站。在她的联络下,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等高校,有1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地铁服务中来。
江城地铁志愿者达2万人
昨日记者了解到,武汉地铁文明志愿者服务总队的“文明伴你行”志愿服务项目,在中国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银奖。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地铁文明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于2012年,志愿者人数从最初的100人,发展到目前的2万人,还涌现出一批“红人”。比如,65岁的文昌植老人,退休后几乎成为全职地铁志愿者,从地铁2号线开通以来,累计服务时间超过4400小时,被称为“武汉最美志愿者”。
6年来,地铁站内的“红马甲”,成为乘客最熟悉的人。统计数据显示,从成立至今,武汉地铁志愿者先后开展了10万人次、25万小时的地铁文明志愿服务。现在,武汉地铁已开通运营10条线路,总里程达288公里,车站数量达199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进入地铁开展服务。
除了吸纳独立加入的志愿者,武汉地铁也不断探索新的志愿服务模式。2016年,地铁志愿服务总队推出“地铁志愿服务合伙人”计划,截至今年11月,已有79所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与46座车站达成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