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能耗占我国能耗总量的三分之一,怎样把既有建筑特别是政府部门办公楼、医院、图书馆、学校等公共建筑能耗降下来?
在武汉,这样一群公共建筑提供了样板。
12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武汉市城市建设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武汉市城建外资办)获悉,武汉市利用法国开发署2000万欧元贷款,历时7年进行的25座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已于前不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标志着该项目圆满完成。
监测结果显示,25座建筑改造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改造后年节能量1855万度,整体节能率21.76%,折算下来相当于少烧5751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930吨,各项节能减排指标都超出预期。
一年省的电够三口之家用5000年
12月14日,记者来到武汉市图书馆,图书馆2000年建成,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走进大厅就感到融融暖意。“市图书馆是示范工程中较早改造的项目,2014年改造前冬季取暖效果可没这么好。”图书馆工作人员说。
问题出在哪?原来图书馆采用的是单层铝合金窗户,保温性能差。到了夏天,单薄的窗户玻璃又无法隔绝外界高温。
“改造时,我们将图书馆的窗户玻璃全部换成了中空双层玻璃,窗框采用断桥窗框,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明显提升。”武汉市城建外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图书馆大门增设了一处门斗,有效减少冷风或热气渗透,降低了冬夏季空调负荷,耗电量也降低了。除门窗改造外,市图书馆还进行了空调系统优化、照明改造等系统化改造,不仅阅览环境、体感舒适度大幅提升,图书馆一年可省电近100万度,节能率达到31.2%。
整个示范项目改造的25座建筑分布在武汉三镇,投入使用时间从10多年到30多年不等,情况各有不同,采用的改造措施也有所不同。如武汉市三医院在改造中采用了新型外墙保温装饰材料,减少了外墙传热和空调能耗;市政协大楼外窗贴上了特殊贴膜,夏天可阻隔70%的太阳热量,冬季又能留住室内温暖,可以少开空调;在市车管所、市医疗救治中心等地,则用磁悬浮冷水机组等高效设备替换了原有的老旧设备。所有的改造项目都大量使用了LED灯具或节能荧光灯具。
25座建筑一年省下的1855万度电非常可观,按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约10度电生活用电计算,够他们用5000年。据了解,武汉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是全国第一例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今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前夕接受媒体专访时,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
能耗细节一目了然
改造工程不仅降低了武汉市这些公共建筑的能耗,还给它们装上了数以百计的传感器,组成了能耗监测系统。
在监测系统上打开武汉市车管所的数据,记者看到柱状图显示出每个小时的总用电量和能耗趋势。比对显示,今年5月1日到12月14日,车管所累计耗电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06%。
一栋建筑中,哪部分最耗电,在系统上也看得清清楚楚。记者打开能耗统计图看到,截至12月14日上午10点,武汉市车管所当日耗电最多的是空调,用电1336.14度;其次是照明、插座用电,1058.25度。在照明用电中,走廊照明和应急照明耗电最多;耗电最少的是电梯、厨房等部分。“通过系统,连每层楼的能耗细节都能看到,这样,想要继续挖掘大楼的节能潜力,就知道从哪儿入手。”武汉市城建外资办相关负责人说。
实际上,监测系统监测的,不仅是25栋已改造的公共建筑,另有37栋未做节能改造的公共建筑也装上了传感器,接入了监测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施科学监管,分析建筑用能特性及规律,为将来进一步扩大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范围打下了基础。
“实施改造项目,意义在于通过政府和公共机构搞好自身节能,率先垂范,进而推动全社会节能工作深入开展。”该负责人表示,改造后的建筑,预计运行8年左右,节省下来的电费就能与投资相抵;而且,通过这一示范工程,武汉市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领域,逐步健全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政策,完善技术体系,构建完整的改造产业链,给未来大规模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介绍,该项目多次入选省、部级科技项目成果,在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省住建厅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5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谢志敏)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