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德国人格里希来武汉当上“国营工厂厂长”,轰动一时 新中国第一位“洋厂长”的传奇故事
图为:位于硚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的格里希铜像。
图为:当年到火车站迎接格里希的吕志清,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12月19日下午,伯恩特·格里希在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园,把代父亲领取的“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佩戴在了威尔纳·格里希铜像上。
这枚奖章是前一天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授予威尔纳·格里希的。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位“洋厂长”,于1984年至1986年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
请外国人当国有企业的“一把手”,放到今天,也是一件石破惊天的大事,而这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武汉。因此,这成为武汉敢为天下先的标志性事件,也载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史册。
来自原联邦德国的格里希,是如何远渡重洋来到武汉的,又是如何打破陈规当上厂长的?当年的改革者们,展示了怎样的魄力和胆识?
格里希漂洋过海 原计划只当4个月顾问
1984年9月初的一个早晨,时任武汉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吕志清,在位于大智门的老汉口火车站把格里希接下了火车,这是格里希第一次来中国。“身材魁梧,个子很高,戴一顶鸭舌帽,拖了个一米多高的大皮箱,脸上一点都没有旅途的疲惫。”12月14日,已经87岁的吕志清老人,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回忆当年场景,仍记忆犹新。那时北京到武汉的机票一票难求,没订上机票,于是格里希改乘火车软卧来汉。下火车后,他下榻胜利饭店。
一年前的1983年,64岁的机械工程师格里希退休后,本该在莱茵河畔一座美丽的小镇上和家人安享晚年。
此时,万里之外的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正开启。中国的大门开始向有技术专长的西方人敞开。
精力充沛的格里希闲不住。他在报纸上看到德国组建西德退休专家服务局的消息,很兴奋。这个组织旨在发挥德国退休专家的力量,去无偿帮助欠发达国家,促进国际友好合作。格里希很快报名成为该组织会员。
1982年,武汉与德国杜伊斯堡结成友好城市关系,这是中德两国的第一对友好城市。透过友城关系,德国退休专家服务局很快开始向武汉派出专家。1983年底,第一批3位专家来到武汉,提供咨询服务。
发展工业,急需机械人才。首批3位专家服务结束后,武汉在德方提供的专家名单中,又看上了经验丰富的格里希,便向威尔纳·格里希发出邀请:到武汉柴油机厂当顾问。
格里希,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机械专业毕业后,他就投身德国一家拖拉机厂的建造,上世纪50年代又开始从事飞机发动机制造,60年代还曾前往埃及一家飞机发动机厂工作,有着丰富的发动机制造和企业管理经验。退休前,他是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机械工程师。
能去中国当顾问,格里希非常高兴。格里希之子伯恩特·格里希在2010年撰写的《我的父亲威尔纳·格里希》一文中回忆说,格里希对中国悠久迷人的文化无比好奇,在临行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按照计划,他只是在武汉当4个月的顾问。
武汉市召开会议 拍板聘任“洋厂长”
武汉柴油机厂,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工厂,曾手工打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1958年,毛泽东主席曾视察该厂。
改革开放后,武柴渐渐掉队。记者在武汉市档案局查阅的一份1984年档案显示,当时,武柴在全国同行业17家企业中排在末位,是唯一没有“创优、夺牌”的厂家。
一到武汉,格里希就认真“顾问”起来。德国人的敬业、一丝不苟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深入车间,走遍工厂的每个角落,了解生产、设备、工艺、管理、质量各方面的问题。10多天后,他就拿出了100多条建议和意见。
然而,他的建议却被忽视、搁置、搪塞。看到管理混乱、质量马虎的局面,他忧心忡忡,性格直率的格里希经常抱怨说:“怎么能这样,如果我是厂长,这一切都要改变……”他还说,如果他担任厂长,将利用现有的设备,在短期内使柴油机的产量增加、使用寿命提高。
这话传到了当时的武汉市外办主任丁华的耳朵里。“那就让格里希当厂长,只要不把武柴引上资本主义道路,什么都可以试验。”随后,武汉市外办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请格里希当厂长的报告。
1984年10月24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聘请格里希当厂长的问题,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参会。
会上,大家争论激烈。反对者认为,外国人当厂长无法体现党的领导和工人当家做主。最终,赞成意见压倒反对意见,会议决定聘请格里希担任厂长,认为这是引进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真的要当厂长了!当中方把这一消息告诉格里希时,格里希却犹豫起来了,理由是自己长期孤身在国外工作,妻子不会同意。然而,当他想到工厂对他的建议无动于衷,又决定当厂长了。
1984年11月1日,武柴礼堂召开隆重会议,市长吴官正向格里希颁发了厂长聘书。
“洋厂长”在武柴干了些啥
格里希这个厂长,不是名誉上的,不是空架子,是真正的“实权派”。根据批准文件,武柴实施厂长负责制,格里希享有中国厂长的各种权力。
就职演说中,格里希说“我到武汉的目的,除了帮助武柴生产出高质量的柴油机之外,别无它求。”“每个工人都有权直接与我交谈,如果哪位工人能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随时都会受到欢迎和奖赏。”会场上,群情激昂,掌声雷动。
然而,关于格里希就职,当时,媒体却异常谨慎。除了广州的《羊城晚报》刊发一条200多字的报道外,中央和武汉本地媒体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当时,仍有人对“洋厂长”难以接受:“偌大的中国,人才济济,干吗要请洋人当厂长”“中国工厂情况复杂,洋人管得了?”
10多天后,国务委员张劲夫来湖北考察获悉此事,肯定“武汉大胆走出了第一步”。接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又在新华社一份“内参”上作了批示。
吴官正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力排众议:我们许多方面还不如人家,落后就要请先生,格里希就是我们要请的先生中的一个。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引进人才,把武汉的企业整顿好、管理好、建设好。
此后,国内外媒体争相前往武柴采访,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洋厂长”一下子轰动起来。
天上掉下个“洋厂长”,武柴职工又惊又喜,不知道“洋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走马上任后,格里希狠抓质量、从严治厂。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随身带着手电筒、游标卡尺穿行于各车间,随时检验各种产品的质量。
对于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格里希认为总工程师和质检科长应负主要责任,他宣布要开除他们。开除人,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最终,格里希做了让步,将开除改为免职,选拔任命了新的负责人。
他赏罚分明,处罚玩忽职守的工人,奖励有贡献的职工。格里希打破“大锅饭”,推行结构工资制,根据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情况进行工资浮动。
1986年11月1日,格里希两年任期结束,同时被聘为武柴的荣誉厂长。两年时间,他让武柴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年产柴油机从1.83万台增加到6万台;柴油机使用寿命从1000小时至1500小时,增加到6000小时至8000小时;出口到东南亚7个国家,从年亏损500万元到年盈利600万元。
1987年,武汉编辑出版了《格里希在武柴》一书。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为其作序,他写道:“洋厂长从严治厂的经验,受到我国企业界的普遍赞赏,引起了国外人士的关注。他成为我国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典型。”
格里希从武柴离职后,依然心系中国经济发展,多次来到中国,来到武汉。2003年,他在德国家乡辞世,两年后武汉与德国杜伊斯堡分别为他竖立铜像。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