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大使范波(前排右)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合影 记者孙珺 摄
招商大使范波(右)在交流活动上和美国球星奥拉朱旺合影 记者孙珺 摄
今年以来,武汉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强调,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招商,发挥 “四支招商大军”独特作用,创新完善“五大机制”,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开年两个月,成绩单亮眼。 截至3月17日,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130个,总投资3270亿元。 其中,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30亿元服务业项目1个,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世界、中国500强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5个,中国民企500强投资项目3个,央企投资项目6个。 势头强劲,形势喜人。今起,武汉晚报开辟“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专版,关注全市招商动态、追踪重大项目落地、讲述招商背后的故事、揭秘招商大使的“杀手锏”、聚焦百姓生活“利好”以及为招商项目落地搭建政策咨询平台等。
引世界级孵化器进汉 张罗精英“海归”回游
范波:为中美企业牵线招商“无时差”
“不好意思,我一直在国内的电话会议上。”“不好意思,我还在电话会议上……”连续两天,北京时间中午12点32分和上午10点55分,美国休斯顿时间约晚上11点半和晚上9点50分,美中合作委员会会长、中美创新中心总裁、武汉侨梦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武汉首批“招商大使”范波依然忙着“牵线”休斯顿和武汉的项目。13个小时的时差,对于他而言,等于“无时差”。
美国时间半夜两点多,他接起了记者的电话。“可以稍微歇一歇了。”他的声音有点疲惫。
将美国“重量级”人物请到武汉
“人们往往容易看到一个项目揭牌时的风光,然而在项目落地之前,需要做大量琐碎的工作。”范波直言,招商引资是个“细水长流”的精细活儿。“不敢说我现在手头招商的果实有多么丰硕,只能说一点一滴做好沟通和对接,每一件小事最终都有可能成就大事。”
作为美中合作委员会会长,范波现在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国内,国内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武汉。“美中合作委员会是经美国政府批准注册的非盈利机构,得到休斯敦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休斯敦集聚了全球著名跨国企业以及医疗中心、机场、港口、大学、艺术团体等,为加强当地和武汉的“黏性”,他组织了美中投资论坛、美中能源峰会、美中健康医疗峰会等;组织武汉和休斯敦两个城市的交流活动,通过人文交流,增进两地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两国经贸互利牵线搭桥。
在他的张罗下,美中企业经济贸易合作、文化交流、高层次交往频繁起来。“我尊重的科学家、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来武汉参加过华创会并发表演讲。”他说,通过自己的人脉网络,他将美国多个“重量级”人物请到了武汉,为武汉建言献策。
力促海内外高端人才“回游”
去年6月,湖北“侨梦苑”落户东湖高新区,迅速集聚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归国创业。“目前东湖高新区已聚集4000多家涉侨企业,还有海归人才团队共4000余人,引进了国外的先进发展理念和技术,为东湖高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和新鲜血液。”范波说,湖北“侨梦苑”具备了承接华人华侨归国创新创业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环境。他所接触到的、眼下越来越多的高端“海归”愿意回国,一是考虑武汉有很多鼓励政策,创新创业成本也比北上广低,二来,武汉对创新创业的接受度、开明度也越来越高,很多理念,国内外的“海归”可以共通,“回流”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他透露,去年中美创新中心作为湖北“侨梦苑”的第一个中美合作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后,正组织对接会,成立跨境孵化器、加速器和风险投资基金,帮助美国高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中国的投资,同时也帮助中国高技术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目前已有两个医疗项目在洽谈入户中美创新中心,软件和环保等项目也有合作的意向。今年还计划引进更多项目,另有2个项目负责人计划纳入光谷“3551人才计划”。在光谷未来科技城的纳米材料项目,入选国家外专局重点外国专家项目。
牵线武汉和休斯敦成友好城市
美国的创新成果、产品有了直通武汉的渠道。在范波的牵线下,去年,湖北“海外侨梦苑暨光谷休斯敦创新中心”在休斯敦技术中心揭牌,武汉市和休斯敦市正式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
湖北“海外侨梦苑暨光谷休斯敦创新中心”首期与“影响全球的世界十大孵化器之一”休斯敦技术中心合作。通过该创新中心,将吸引优秀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光谷,使美国的产品、创新成果和企业直达光谷。同时,也帮助光谷企业入驻创新中心或在美设立办事机构,协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为光谷企业走向世界搭建起有效的品牌与技术支撑平台。
推荐跨国企业参观武汉光谷
“美国很多跨国企业总裁对武汉还不太了解。比起北上广,他们对武汉的了解很模糊,武汉对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营销还不够。”范波说,每当他与这些跨国企业家对话时,他力推武汉这几年的变化,尤其是软环境。“比起硬环境,老外更看中武汉的人才。”他说,比如,武汉的高校资源、科研实力是最吸引老外的地方。
每次当导游带海外高端人才、跨国企业高管等到武汉参观,他推荐的一站便是光谷。“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千亿元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曾经荒芜的土地,武汉差不多七成的创业项目来自光谷……”范波说,他和老外说起这些成绩时,最后总结一句“武汉发展潜力可以媲美北京上海,他们就明白了。”
老外还关注武汉的发展趋势以及具体的招商政策。范波说,湖北自贸区刚刚挂牌,武汉片的东湖高新区随即发布开放十条为国内外高端人才汇聚光谷“松绑”。这些政策,在范波眼里不再是生硬的文字,已迅速活学活用,挂在他的微信群里。(记者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