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鄂西北农机大市场新产的插秧机。
图为:鄂西北农机大市场新产的插秧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刘心成
半边天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理事长赵青北上天津,领回“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大奖;
首届鄂西北农机“一展一会”在南漳举行;
全国第三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名单公示,南漳县榜上有名……
最近,关于南漳农机方面的新闻真不少!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农机局局长刘长华说,南漳县成功打造了国家级丘陵山区机械化示范样板,为各地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提供了路径借鉴,为我省形成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系统解决方案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个地处鄂西北的山区县,何以能在农业机械化上取得突破?冬至前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南漳县,探寻答案。
农机拥有量突破11万台套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南漳县清河管理区雷家巷村9组,成片青翠的麦苗跃入视野,雾蒙冬日因此变得明丽。
50岁的农机手唐月平家装修一新。楼房附属屋内,停放着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多台农机具。
早在2006年,唐月平买了一台收割机,在村里搞收割。“那时收割机少,利润比较可观,一年纯赚七八千元不是问题。”唐月平说,2014年,他还流转27亩地种粮食,到2018年规模扩大到近200亩,“虽然麦子减产,稻谷价也不太好,但2018年纯利润还是有8万多元。”
耕种的面积大了,加上农机具需要更新,2015年,唐月平买了一台97马力的收割机,作业效率更高,作业面积更大了。
同样在该村9组,36岁的农机手赵青龙家附属屋里,也是满满地停放着多台农机具。
2010年起,赵青龙开始购置农机具,帮别的农户耕、种、收,一年可挣一两万元。2012年,他流转组里的农田耕种,最初只有40亩,到2018年面积达到150多亩。“很多村民主动找到我,让我租他们的田种。”赵青龙说。“还有一名农机手,姓杨,流转了150多亩地,目前农闲,外出打工去了。”组长范周才介绍,9组70多户,现有耕地面积520多亩,除了上十户人家还在自己种,其余全部流转给了这3名农机手。
雷家巷村党支部书记吴永昌介绍,全村17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两户种大田的农机手,各流转上百亩土地耕种,9组的情况最为典型。
雷家巷村的情形,只是南漳县农机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南漳县委书记王鹏告诉记者,南漳县耕地面积75万亩,农机拥有量已突破11万台套,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均在85%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揽天下客商,卖全球农机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区域。南漳县为何能够异军突起?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早年,南漳有好多个农机修造厂,全省有名,虽后来几乎都倒闭了,但也孕育了多家本土农机制造企业,为农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南漳县恒达机械制造销售有限公司,是当地比较大的一家本土农机制造企业,公司负责人张莉、代仁军夫妇,以前就在农机修造企业上班,后企业倒闭,1999年8月8日,他们盘下一个农机门市部,从经营干湿磨、小电机、柴油机等起步,到现在已成长为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农机专业生产企业。
张莉介绍,企业拥有5项发明专利,生产的多功能施肥机,主要运用于丘陵地区,可一边施肥,一边旋耕,一边播种,省时、环保、节能、高效,是该公司最有竞争力的产品,特别是不锈钢施肥机,耐腐蚀,尤其卖得好。
农机制造也要与时俱进。张莉透露,企业除了自己有12人的研发团队,还和武汉等地的多所高校合作,正在研发智能施肥机,未来产品不仅可以智能调节施肥量,还要能远程控制、在线排除故障等。
另一家本土农机制造企业南漳县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内,整齐有序摆放着新生产的微耕机。公司负责人冯华安介绍,公司制造适合山区的微耕机,产品不仅在南漳一带销路好,在宜昌、黄冈以及安徽、陕西等省的山区,也卖得好,“1000多元一套,深受高山蔬菜、烟叶、果园、茶园等种植户欢迎。”
筑巢引凤。2011年,浙江人梁祚福在南漳县创办名泰农机装备产业园。有了效益后,产业园“以商招商”,又引进包括襄阳祥盛农机装备公司在内的多家农机装备企业。“揽天下客商,卖全球农机!”以名泰农机装备产业园为依托、于2017年兴建的鄂西北农机大市场外墙上,这行醒目的大字道出南漳这个丘陵山区县的雄心壮志。行走大市场内,很多生产车间正在加紧建设装修,而部分新入驻企业已开始投产。
记者看到,名泰公司刚刚研发了一款适合山地作业的轨道运输车,单轨运行,一次运输600斤至800斤,运用于山地采摘水果和茶叶,目前已成功试制样品。“希望更多的农机装备企业来南漳兴业,形成产业集群,为南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王鹏说,与农机化快速发展同步,“南漳制造”农机业已走出鄂西北,向全国市场迈进。
农田向农机手集中
农机大户引领种养新风向
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农机产业的发展壮大,正深刻改变着南漳传统农业的发展面貌。
赵青赴天津参加颁奖大会前夕,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返乡创业历程。
早年,赵青在武汉一家企业当会计,2012年,她和丈夫返乡,购置多种适合山区农业生产的农机,流转土地种粮食,至今共流转了2000多亩地。
2016年,赵青协调联系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南漳县半边天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主要提供农机服务,代耕、代育、代插、代收、代烘干等。”赵青介绍,她家流转的2000多亩地,城关镇的800亩种的是普通大米,另外1248亩,在东巩镇,种的是有机大米,秋冬季不种小麦,种紫云英,然后翻耕当肥料。“有机大米产量虽然低一些,但卖价高,销路也不愁。”
赵青多次受到市、县表彰,不久前,她作为我省代表之一,赴京参加了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南漳,像赵青这样的农机大户、“新农人”还有不少,他们引领当地种植、养殖新风向,改变着农业供给侧。
43岁的武安镇人杨德发,早年在外从事服装生意,并在广东开有服装加工厂,2015年返乡创业,先后成立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与人合伙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虾稻,在当地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南漳县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洪柱,除了提供农机服务,还是当地养牛大户。以前,他主要从外地购买牛饲料,成本高。去年,他投入100多万元,添置打捆机具,建秸秆收储场地,不仅可满足自己养牛场近百头牛所需的饲料,还为其他几家养牛场供应秸秆饲料。“全县有大小农机合作社70多家,重点扶持的有15家。”南漳县农机化办主任余猛说,因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种田生产力水平较低,种田的收入相对较低等因素,土地经营权向农机手、新型职业农民或返乡能人“集结”,已成一种趋势。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