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湖北省26项成果获奖 武大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时间:2019-01-10

    原标题:我省26项成果(通用类)获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湖北省共有26项成果(通用类)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这26项获奖成果中,由我省主持完成的有1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表明我省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我省参与完成的有14项,其中“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湖北是公认的科教大省。此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获奖。近年来,我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此次,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荆门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科技型企业均斩获奖项。

    我省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7项

    我省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二等奖10项

(记者文俊、通讯员龙华、向玫)

     相关报道

织就天地“一张网”

武大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另有二等奖两项

图为:武大学者在大会现场。(视界网 何莲 摄)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武汉大学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施闯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北斗系统未建成之前,深圳市国土局的领导曾被问到:如果GPS停用了会怎么样?对方回答道,没有了精准定位,全市基于RTK测量仪器的建设任务和工程项目都将停工。为了不受制于他人,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建立了精准、快速的北斗定位服务技术体系,研制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北斗核心芯片和系列装备,构建了稳健、可信的中国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核心技术跻身国际前列。项目团队开拓了北斗精准定位在公路、水路、设施建设和大众出行等方面的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应用,并辐射军民其他领域,开拓了北斗系统在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实现了北斗系统在交通领域体系化、规模化应用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取得重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目前,利用高精度位置网系统,我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平台,实现遍布全国的530多万辆重点营运车辆的跨地区精细化监管,有效减少了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在维护我国领海主权,以及海事救援活动中,该系统同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全国近5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终端,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被渔民誉为“海上保护神”。

姜卫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突破了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处理、海洋地理信息精细反演、陆海垂直基准无缝转换等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创新的海洋测绘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方法体系。研制了我国首个国际同期分辨率最高、精度优于5厘米的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WHU2000;反演了全球1′×1′分辨率的海洋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模型;率先构建了中国近海大范围无缝深度基准模型,实现与国家陆地高程基准的无缝转换;并拓展用于内陆水域,实现对我国主要湖泊水位和长江流域水储量等的变化监测。成果广泛用于我国沿海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构建等工程,也被德国、韩国等科研机构用于深度基准转换等工作,并为海洋二号卫星系统、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朱欣焰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创建了复杂大电网双空间一体化时空信息模型,提出复杂大电网时空拓扑秒级实时重构方法,构建了基于北斗系统的电网资源信息可信高效更新技术体系,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基于统一时空基准CGCS2000的国家电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络。成果已应用于国家电网总部、27个省级电力公司及地市单位,并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推广。(记者文俊、韩晓玲、通讯员龙华、向玫、何莲)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上一篇:东风股份第300万辆轻型商用车下线
  • 下一篇:长飞公司再“摘”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