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行业景气度下滑的大背景之下,以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汽车为代表的“下一代汽车”蓬勃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全国六大乘用车基地之一的武汉,汇集中、法、美、日四大车系。据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统计,2018年武汉汽车产量为17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连续第9年成为武汉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
抢抓机遇,布局“下一代汽车”,事关武汉未来产业发展结构和活力,也是武汉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下一代汽车,武汉准备好了吗?
武汉第一拨搭建下一代汽车跨界平台
2018年12月29日,在武汉西南通顺河河湾处,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
2016年11月,武汉获批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成为这一领域全国首批五个“国字号”的应用示范基地之一,为武汉发展下一代汽车产业搭建重要跨界平台。该基地于去年10月开工,预计2020年一期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将有助于通信、电子、互联网、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为孕育新兴战略产业创造条件。
2018年9月,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智能网联实验室,一名实验人员坐在远程驾驶舱内,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盯着前方屏幕。在实验室外的道路上,一辆经过改装的风神AX7无人驾驶车几乎同步接收到驾驶员指令,以30公里的时速前行,并灵活自如地实现启动、加速、减速、转向、刹车等操作。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远程驾驶项目负责人何聪介绍,远程驾驶技术是无人驾驶重要的辅助功能。今年,搭载了这套远程驾驶系统的东风MiniBus(无人驾驶公交车),将在园区内开展示范运营。
作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的龙头,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是中部地区为数很少的国家级汽车技术中心之一。近十年来,东风公司仅研发投入就累计高达900多亿元。过去5年,东风公司获奖研发成果数量位居国内汽车行业第一。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研发 “武汉军团”独领风骚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分类,自动驾驶可以分为5个等级,即L1驾驶辅助、L2部分自动化、L3有条件自动化、L4高度自动化、L5完全自动化。
目前,国内大部分主流车企推出了搭载L1级和L2级系统的产品,来自武汉本土的自动驾驶企业环宇智行则已开发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L4级自动驾驶硬件“泰坦”和软件“雅典娜”。
“不久前,一辆经过改装的重卡搭载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后,已成功完成多个自动驾驶测试项目,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环宇智行总经理李明教授介绍,目前,该系统已服务于东风、威马等10家国内知名企业。
位于光谷软件园内的小狮科技,是国内首个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无人配送车公开测试的企业。去年,该公司研发团队已完成第四代自动驾驶物流配送样车算法、软件、硬件和控制系统的开发。目前,“小狮号”自动驾驶物流配送车已在武汉多个园区、高校建立示范点,进行常态化商业运营。
在车联网技术方面,武汉也诞生了全国领跑企业。2017年8月,4名科技精英从全球各地汇聚武汉,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创谷注册成立华砺智行科技,从事车联网技术和交通智能算法的应用研发。在车联网无线通信、协议栈、软件开发包、信息安全中间件、车辆驾驶行为建模、交通智能算法等领域,华砺智行拥有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其车联网产品已先后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并已在海外大型城市成功运营多年。
掌握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加速前进
除了有一个智能的“大脑”,下一代汽车还有一颗绿色、环保的“心脏”——时下,纯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具有绿色高效动力技术飞速发展,未来将替代传统燃油车。
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电”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2018年7月,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成投产,标志着武汉在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提升产业化规模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从产品本身的技术水平来讲,我们位列国内第一阵营。其中,控制系统位于国内领先水平,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守武介绍。
在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上,武汉也正加紧前进步伐。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为例,该区谋划布局氢能汽车产业,雄韬氢燃料电池、众宇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已签约落户。
2018年6月,由雄韬投资兴建的湖北首座固定式加氢站破土动工。该加氢站设计日供氢能力为1000公斤,可供应两三百辆氢能大巴或七八百辆小车。
2018年9月28日,由武汉泰歌与武汉开沃汽车联合研制的首批氢燃料电池动力公交车359路公交线路试运行,标志着武汉市氢燃料电池动力公交车全面进入商业化示范运行阶段。
武汉整车企业也在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布局。2018年9月,在东风公司创新周上,展出东风风神E70周年版,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快充时间(从10%充电到80%)不到30分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雷诺等武汉本地车企也纷纷计划在2019年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