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太铜锣制作技艺、新洲皮影戏、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谈炎记水饺……这些精彩的武汉“非遗”技艺不仅将通过电视镜头得以集中展现,其视频素材也都将进入市档案馆收藏。昨日,我省首档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的电视专题片《江城非遗坊》正式亮相。
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市对在汉70岁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曲艺大师、“老字号”传承人进行抢救性口述视频建档,以此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老记忆、老手艺,弘扬工匠精神。
据介绍,我市本次启动的相关视频档案采集工作,首批共有66项,涉及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如汉剧、楚剧、木兰传说、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武汉木雕船模、汉绣、高龙、黄鹤楼传、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等。目前,已完成拍摄30余项,累计视频素材200小时。
由武汉电视台拍摄的这一系列视频档案定名为《江城非遗坊》,经精心剪辑后每集时长约10分钟,将于每周日晚间黄金时间在武汉一套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未来,我市还将以这些视频素材为基础,开发网络版的《了不起的非遗》,在各大视频网站开设节目专栏。
市档案局负责人昨日透露,第一批抢救性的视频记录,选择的都是年龄偏大、体弱多病的传承人;从第二批开始,还将考虑技艺黄金期的问题,表演艺术类的大师如果即将过表演黄金期,将对他们的表演优先进行抢救性记录。(记者欧阳春艳 通讯员钟星 覃斌 张贺斌)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