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咬定高质发展 力砥砺前行――2019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时间:2019-01-02

编者按

迎着温暖的阳光,我们迈入了崭新的2019年。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之年。湖北如何稳中求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大变革,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六稳”工作部署,在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上取得新成绩。

智圆行简,实心实政;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努力奔跑,追梦时代,我们才会有更丰硕的收获。

明晰思路,砥砺前进。本报特邀请部分专家,一起深读会议精神,敬请关注。

坚持三个结合 持续发力攻坚

――访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月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关键词

三大攻坚战

【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精准施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我们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必须充分认识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刘月明表示,目前经济社会在转型升级过程累积的潜在风险开始集中显现,未脱贫的地区和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生态环保治理离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差距等等。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加务实举措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把握好坚持防风险和稳增长相结合,坚持精准帮扶和激发动力相结合,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等结合点。”刘月明建议,下一步要找准突破口。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坚持问题导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和违规举债融资,加大P2P网络借贷、非法校园贷、非法证券期货等风险点整治;加快县市区中小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彻底解决平台公司遗留问题,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社会稳定风险,持续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

脱贫攻坚,要坚持目标导向,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脱贫攻坚力度,深入实施产业、就业、健康、生态、教育、社会保障等扶贫,确保按期完成2019年脱贫任务目标,为全省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污染防治,要坚持效果导向,扎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坚决打赢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战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双十”工程实施,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向高质量发展战略性转变。

推动产业转型 提升湖北优势

――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石军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关键词

中部强大市场

【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强大市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提高有效投资的精准性,加强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机器人、大飞机,湖北身影、湖北元素频频亮相其中,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需要强大的市场与之匹配。”石军伟认为,对湖北而言,坚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强大市场,是发展战略体系中不可忽略的核心选择。

武汉“九省通衢”,社会商品零售额高居中部之首,建设具有强辐射力的中部商都,条件优越。打造强大中部市场,能直接提振市场信心。石军伟认为,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谁掌握了巨大的本土市场,谁就掌握了打造经济竞争优势的主动权。打造强大中部市场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激发“本地市场效应”,稳定本地市场与国内市场,才能稳住对湖北和中部的发展预期,才能稳住外资与外贸。

石军伟说,湖北以“沟通南北、连接东西”著称,“货到汉口活”,是对湖北作为中部市场枢纽的直观诠释。打造中部强大市场,对湖北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石军伟说,一个强大的本地市场,是各类技术进步的优质试验田和天然孵化器,高质量的技术进步,正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石军伟认为,打造“强大中部市场”,需要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总量、促进消费升级,为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让消费者放心买“本地货”。

打造中部强大市场,离不开针对性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除了减税降费外,还要加大市场改革,打破市场壁垒等。石军伟建议,进一步提升湖北的对内开放水平,促进与相关省份的市场一体化建设,区域经济合作能够促使市场和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交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石军伟还建议,打造中部强大市场,还须完善省内集陆、水、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挖掘武汉市这一国家中心城市对湖北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

做好顶层规划 深化“五链”融合

――访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关键词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会议精神】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以自贸区建设为抓手,扩大高水平开放。

以“五链”融合为抓手,推动创新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自贸区建设,以‘五链’融合为抓手推动创新,这对湖北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董登新说,去年他调研了全省16个市州、50多个县市区的企业发现,湖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平衡。在区域方面,武汉一城独大,且没有形成辐射效应;产业方面,绝大多数市州雷同,且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区域协调。反观江浙一带,大部分城市都是一城一产,区域联动性很强。

董登新表示,2017年湖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30%,是浙江的两倍;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不到25%,只有浙江的一半,第三产业占比相当。这说明湖北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整体规模不够、实力不强、品牌度不响,吸附能力有待提升。

而改变区域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关键抓手,就是以“五链”融合为突破口,做好全省区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实施“大湖北”的产业政策,在招商引资、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向县市引导、倾斜。各市州设计好自己的产业和政策规划,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例如,曾经的沙市,轻工业一度在全国独树一帜。

同时,要加快“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负担,搭建产业链平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投向县市,通过几年努力,争取让每个县市都有2―3家上市公司,夯实产业底盘。最终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改变区域不平衡问题。

他举例说,荆州和荆门在产业结构上颇为相似,但两地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并不协同。如果通过顶层设计,让两地在主导产业上形成联动,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制造服务“联姻”融出“新春天”

――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精神】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体强则经济强、国家强,湖北也是如此。”叶学平说,一个国家、地区制造业的质量、品牌,往往是国家、地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制造业是湖北的强省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让湖北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叶学平介绍,环顾中部地区,周边湖南的装备制造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安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上走在全国前列。反观湖北,制造业一直大而不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品牌、技术还比较缺乏,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久久为功,推动技术创新,支持出新品、精品,进一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品牌。“跨界融合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融通发展、融合发展,融出制造业的‘新春天’。”叶学平说,湖北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供给能力。

制造业,湖北强省之基。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产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风起云涌,这正是我省制造业转型的最佳时机,紧握产业发展的脉搏已经不单单要求我们单一发展某类产业,而要求我们将现有产业融合,重组,鼓励行业间互联合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基于数据运用的要素配置能力,推动制造业发展加快向更多依靠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增长模式转变。“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叶学平说。

推进融合发展 筑牢振兴之基

――访省农业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周胜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会议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三乡工程”为载体,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保障,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周胜利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2018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全国各地启动了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探索。目前,我省大部分县市区乡村振兴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中,2019年是规划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等目标任务,把“三农”问题彻底解决好,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产业不振兴,乡村振兴就失去根基,其他方面的振兴也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比如村容环境整治得再好,如果缺少就业岗位、缺少创业机会,留不住人,农村就会是一个美丽的空壳,生态宜居的村容环境也难以持久。乡村产业根植于县镇乡村,必须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乡村产业既包括农产品的种养、加工和流通,也包括传统农村手工业,还包括农村小商业、小集市,以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因此,乡村产业振兴,不能只依赖于农业种植,更需要农村百业兴旺,打造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周胜利建议,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握乡村振兴的内涵。周胜利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规划意识,导致工作有些盲目。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厘清责任主体,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加强对县市区相关责任人的培训,提高规划实施和管理水平,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顺利落实。

保障改善民生 永远在路上

――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覃国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议精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号工程”。千方百计稳就业。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社会重大关切。千方百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千方百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我省今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覃国慈认为,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号工程’”,有助于我们认清民生工作形势,有的放矢做好民生工作。

覃国慈认为,根据会议精神,我省今年要立足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饮食、文化、社保、脱贫、养老和安全10大关键点。

覃国慈说,多措并举扩大就业的同时,要切实减轻生活成本,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缓解群众的教育焦虑,要竭尽全力发展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并扩大高中教育招生比例;防止群众因病致贫,要加快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步伐;避免群众“一辈子拼一套房子”问题,稳定房价力度不能减弱;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切实把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关”;要推动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缩小城乡文化服务差距,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将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救助范围,让困难群众有尊严地生活;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并多一些“回头看”,打赢高质量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多样化的养老和托幼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坚持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民生改善没有终点,一直在路上。”覃国慈认为,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保持可持续性,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以确保公平为原则,以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稳中应变,稳中求进。

  • 上一篇:武汉地铁2号线全线将延长至60.8公里 成全国第六长地铁线
  • 下一篇:实时路况丨因路面结冰,省内这些高速路段禁行或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