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
“武汉戏迷热情,懂戏,这是个让戏曲人留恋的地方。”2月28日,在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开幕式“戏聚盛典”上,来自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25位名家同台献艺,带来了包括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川剧、豫剧等多个剧种的精彩演出。他们中大多数已是武汉戏迷的老朋友,也有些是第一次来武汉“拜码头”。但不论来了多少次,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想来武汉,还想再来”。
“武汉戏迷是最懂戏!”
戏曲沃土吸引名家一来再来
王艳演出现场。
离演出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艳就被戏迷们团团围住,而且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戏迷。来过武汉多次,王艳深有感触:“武汉是戏曲的一方沃土,很多京剧名家、一些流派的创始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武汉戏迷也特别热情、特别懂戏,每次来武汉演出,不多唱几段那是绝对下不去的。”
天津评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曾昭娟是第二次来武汉,尽管距离上次已有近10年之久,她依然印象深刻:“武汉的戏曲氛围非常浓厚,都说大江大湖大武汉,这种大就代表了武汉的大格局、大情怀。这座城市的包容心非常强,观众懂戏、爱戏,让我们所有戏曲人都很留恋。”
董圆圆(右)与宋小川(左)演出现场。
“十五年没见,我非常想念大家。”作为戏曲节开幕式的主持人之一,来自国家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宋小川一上台就如此表白。他曾在15年前来武汉演出,笑说“一直梦想着再来”。在他的印象中,“武汉观众的热情程度让人感动,而且很有文化、有修养、在欣赏戏曲上有自己的见解。不管对哪个剧种的演员来说,武汉这个戏曲大码头都是我们期待的地方”。
贵州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丹梅,在演出开始之后才赶到武汉剧院。因为会议撞期,她为此次武汉之行改了三次机票,也坚持要来参与这场“戏聚盛典”。她说,这场演出是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自毕业后的首次同台演出,但吸引她来汉的不仅是同窗情谊,更因为热情的武汉观众。早在1988年,侯丹梅就来过武汉演出,那时候她刚刚崭露头角,带着成名作《铁弓缘》在黄鹤楼下连演三天,戏迷们口口相传,硬是在人民剧院又安排了加演。在她看来,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底蕴丰厚,群众基础广阔,举办戏曲艺术节打造品牌正当其时。“我们来参加活动,也是开阔眼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共同推动。”
叫响戏码头品牌
地方戏名家盼各剧种合力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度梅”获得者、重庆川剧院沈铁梅,曾经带着川剧《金子》和《李亚仙》来汉演出,看到武汉的戏迷格外亲切。她表示,武汉重庆地缘亲近,每次来武汉感觉就像回家一样。现在武汉鲜明地叫响了“戏码头”的品牌,感觉特别振奋,希望能带着创作的新剧《江姐》来汉和戏迷见面,合力为戏曲做更多推广。她对艺术节推出的“入戏”体验赞誉有加,特意让助理拍下视频:“码头需要更多船只来靠岸,戏码头更要出人、出戏,培养更多观众!”
汪荃珍演出现场。
河南省豫剧院党委书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荃珍说,武汉做了她多年期盼的事情。“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办了很多届,但是从第三届开始才有地方剧种。而这一届走出了目前全国戏曲院团八成的管理者,我一直盼着,希望哪个城市能举办一次大聚会,让十多个剧种融合在一起演出,武汉能办这个戏曲节,能办这么一次聚会,可以说是非常有眼光,对全国观众来说,这也是一饱眼福、一次看遍多个剧种大角儿的难得机会。”
王英会演出现场。
河北梆子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英会曾在2016年排演了《张居正》,该剧改编自武汉作家熊召政撰写的、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此次有机会来武汉演出,他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让武汉观众对河北梆子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以后再有类似的戏曲节,我希望不仅自己带着选段来,还能带着大戏来”。
“来了不能只演戏”
多位名家在汉传艺
“来了不能白来,得多做点事情。”刚到武汉,王艳就赶到武汉京剧院,为青年演员晏海蒂传授尚派经典剧目《失子惊疯》。多年前,王艳就已经指导过晏海蒂。近两年因为武汉京剧院开展的“薪火相传名师传艺”计划,她开始系统地一出一出给晏海蒂说戏。“几年下来,能很明显地看到她的进步。”但王艳觉得还不够,“不光是教学,还得带着这些青年演员们唱,让他们能和前辈演员们同台演出,成长会更快。”未来,她计划着将自己的拿手戏《乾坤福寿镜》全部传授给晏海蒂,“这出戏很难,但我们一点点来”。
宋小川演出现场。
此次来汉除了演出,宋小川还有其他安排。“我们从小学戏时就感觉到,缺少名家传艺。学戏需要老师一对一的辅导,光是跟着录像带学是不行的。所以难得来一次就不能白来,得奉献。”在开幕式上,武汉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们集体亮相,已经给宋小川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嗓子都很不错,表演也挺好的”。同时,宋小川还盯上了武汉京剧院的创作剧目《三寸金莲》,“这出戏里有京剧中表现女性独特的跷功,如果有机会,我想把这部剧和舞蹈结合起来,把它做成武汉京剧的一个品牌推出去”。(文字:记者万旭明 图片:记者许魏巍 摄)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