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应城市三合镇居民吴菊翠把灶台从客厅搬回了厨房。
灶台为何在客厅?吴菊翠说:臭呗!
吴家大门面朝正街,进门是客厅,穿过客厅到达厨房,臭味源于厨房外墙下的一条臭水沟。“正街居民的生活污水都直排这条沟,臭气熏天,令人作呕,哪还能做饭?”大约10年前,吴菊翠把灶台搬进了客厅。
去年10月,新建的三合镇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全镇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石子路,吴菊翠把灶台搬回了厨房。
破除部门界限,锻造“应城速度”
2018年底全面建成投产,2019年底稳定运行、达标排放——这是我省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两个重要节点。
对标要求,应城市需在2年时间内,新建10座、扩建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时间紧,任务重,若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必须采取非常手段。
2018年10月,杨岭镇污水处理厂的主管铺设被卡住了。按照设计,该主管将从两户人家的房屋之间穿过,住户担心施工影响房屋质量和安全,站在挖掘机前,阻挠施工。“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赶到现场!”半小时后,多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齐聚施工现场。重新测量,科学调整,搭建安防设施。见住户仍不放心,施工方撤下了机械设备,进行人力施工。
高效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应城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由20余个单位相关负责人构成的工作专班。三合镇副镇长徐剑锋介绍,镇里抽调6名专员,跟随6支施工队进行协调服务,确保问题不过夜。
应城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喻世宽介绍,目前11座新建、扩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进入试运行阶段,6月将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比省级要求提前6个月。
密织入户管网,打通群众心结
“活了六七十年,就没在屋里上过厕所!”春节前,施工单位在郎君镇桥西湾一户人家铺设入户管网时,准备将门口旱厕拆除,在屋内建冲水厕所,连通入户管网,此举遭到户主蔡爹爹反对。
入户管网直接决定生活污水收集率,事关处理厂会不会“晒太阳”。
施工方决定先建样板。率先做通湾内居民邱国忠的工作后,施工方拆旧建新,组织其他群众实地参观。真情实景摆在面前,居民们的思想发生转变,主动要求管网入户。“打洞也好,挖沟也好,老百姓没二话。”郎君镇副镇长左晓林说,仅仅一个桥西湾就完成了29户厕所改造。
在三合镇,管网入户工程需要在镇菜市场开挖一条沟,商户坚决反对。施工单位设计好方案后,向所有商户承诺:晚19时开挖,次日11时回填,将你们损失降至最低。第二天,看到恢复如初的菜市场,看到熬夜奋战践诺的施工队员,商户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杨河镇,通过管网入户工程,解决了某社区长达十年的污水排放难题。镇党委书记褚亚敏表示,项目启动前,我们担心群众不支持,做了很多预案。
事实证明,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就会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
与厕所革命相结合,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入户管网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更连通了民心。至2月底,应城超过7000户乡镇居民完成了管网入户,剩余17000户将在6月前完成。
收取排污水费,还需公开透明
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入户管网加速推进,一片热气腾腾的背后,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和回避——如何保证后期稳定运营?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0年左右,省内部分县市就出台过“征收乡镇污水处理费”的文件,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乡镇只能达到50%的缴费比例,主要运营经费仍来自各级政府兜底。
和省内绝大多数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模式一样,应城市新建、扩建的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也是PPP模式,未来将由中信环境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应城公司负责运营。《应城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为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应城市一方面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开征乡镇污水处理费;另一方面将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补助纳入财政预算。
对于缴纳排污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应城随机采访了多名居民,大家意见一致——费用该缴,但应该公开透明,应该将处理厂每月运行时间、污水处理量、进出水浓度和流量等数据公开,确保缴纳的排污费确实用到了治污上。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郑毅 刘振宇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