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妇女们都夸这样的工厂好

时间:2019-03-09

新华社武汉3月8日电题:妇女们都夸这样的工厂好

新华社记者王贤

“多亏家门口有这么个厂子,既没有污染,又是手头活,让我这样的农村留守老太婆有事干,能够自食其力。”67岁的黎秀英边糊灯笼边笑着说。寡居在家的她在村里的灯笼厂断断续续干了十多年,每月能赚到一两千元,感觉相当满足。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记者在幕阜山区湖北省崇阳县沙坪镇走访,听闻镇上有两家由乡镇企业孵化而来的民营灯笼厂,三四百名农村妇女在那里就业,解决了生计,立刻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于是改变行程一探究竟。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黎秀英所在的崇阳中宇工艺有限公司,一些在这里工作的妇女已经回家准备午饭,简易的厂房里,6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正在做灯笼,时不时拉几句家常。

厂子就建在偏僻的沙坪镇土城村,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是村里上了年纪的留守妇女。她们有的年岁已高,有的身体有恙,有的家有牵绊,提起家门口这家工厂的好处,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地说了开来:

“多多少少能增加点收入,最主要的是能照顾到小孩。”40岁出头的魏文书说。

“有的妇女家里有病人,出不来,灯笼在家里就可以做,既照顾了病人,也能增收脱贫。”黎秀英说,村里有几十人在家里做事,厂里派车送材料、运成品,看家干事两不误。

走进镇里的另一家灯笼厂——崇阳银丰工艺有限公司,只见墙面斑驳、窗台破旧、机器锈蚀,处处透着年代感,这个承继自集体企业沙坪扇厂的公司已有50多年历史。刚走进厂房,一位一边做灯笼,一边吹着口哨的女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位妇女名叫邹四霞,虽然身有残疾,却乐观积极,每天做事不是唱歌就是吹口哨,唱的歌全是自创自编即席发挥,她自己说叫“三不像”。她经常抢着帮厂里打扫卫生,业绩也名列前茅,一年能拿4万多元,丈夫和孩子们都有手艺,全家一年存款达十几万元。她说:“这个厂子给了我家幸福的生活,我很感恩很满足。”

对于“乡村匠人”洪秀华来说,家门口有家这样的工厂,不仅能赚钱养家,更是成就事业和人生价值的好舞台。年过半百的她没有走出过大山,两口子在银丰公司一干就是十几年,她设计出了3万多种时尚灯笼样式,没有一件样品被打回,言语不多的她来回抚摸自己设计的灯笼,吐出几个字:“我很满足”。

沙坪镇党委书记吴勋说,作为镇上仅有的两家规上企业,这两家工艺灯笼厂每年利税达一两百万元,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利于破解农村留守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灯笼是个手头活,适合妇女、老人,有了厂子,无事生非的就少了,很少有人打牌、信教、扯皮拉筋了。”

(责任编辑:陈剑)

  • 上一篇:武汉:4年内省市每年投入100亿元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下一篇:从农民到产业工人——一名“80后”农村妇女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