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首次“尝鲜”的市民李女士(前)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找到座位。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摄
近日,东湖高新区居民陈先生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http://liuyan.cjn.cn/)反映的高校“社会读书证”办理问题,已成功得到解决。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5月下旬东湖高新区与4所高校签订合作开放图书馆的协议以来,已有4000多名成年常住居民、企业职工办理了“社会读书证”。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首次通过立法鼓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阅读者开放。2017年武汉发布的《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也明确表示,要发挥高校、社会图书馆的作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武汉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试点不到一年
4000多人办理“社会读书证”
2018年5月下旬,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4所高校图书馆签订合作开放协议,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凡东湖高新区内成年常住居民(16岁至60岁)或企业职工均可申办“社会读书证”。
居民和职工可分别于所在社区和企业所属园区办理,提供身份证、照片及介绍信,选择其中一所高校申办即可,15天左右可直接去申报的高校图书馆领取“社会读书证”。
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服务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全区共有4000多人办证。在使用方面,“社会读书证”基本与校内读书证一致。在相关高校未对承载量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对申办人数没有限制。
光谷生物城负责办理“社会读书证”的工作人员表示,园区职工随时可来办证。与最开始相比,现在申办的人数相对少些。
社会读者
最好提前了解借阅流程
长江日报记者12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看到,持有“社会读书证”的市民可像大学生一样,刷卡通过闸机,自由阅览馆藏书籍、资料。不过,与在校大学生相比,持“社会读书证”的人借书数量要少一些,借阅时间也要短一些。比如,本科生持校内读书证一次最多可借阅5本书,借阅时间为两个月,而持“社会读书证”的人一次最多只能借阅两本书,借阅时间为一个月。目前,该校图书馆共办理“社会读书证”1301张。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阅读的市民李女士12日告诉记者,年前办好“社会读书证”后,她是第一次过来“尝鲜”。“由于不太清楚流程,我刚开始没找到座位。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我才有了一个座位”。原来,该校图书馆大部分阅览室的座位都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如果直接过来,就只能碰运气。有少量座位是不需要预约的,但一般不好找。”工作人员说。
李女士说,办理“社会读书证”,一方面是为了自己阅读,另一方面是为了带孩子过来接受文化熏陶。“如果能专门开辟一块区域给校外人士就更好了”。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多,不需要提前预约,基本上去了就有座位。该校图书馆目前办理了1341张“社会读书证”,除了遇上“考试周”等特殊时段不对社会开放外,其余时间均开放。工作人员称,该校图书馆不仅对东湖高新区居民开放,还对其他市民开放。比如洪山区居民,持身份证也能进去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相关负责人透露,该馆对东湖高新区及洪山区居民和职工开放,目前为东湖高新区办理了741张“社会读书证”,为洪山区办理了500多张“社会读书证”。社会读者主要集中在周末入馆。
高校图书馆
对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位于武汉开发区的江汉大学图书馆早在2008年就面向社会开放了,至今共办理“社会读书证”约2000张。全市社会读者凭身份证均可在这里办理“社会读书证”。
该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在满足学校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图书馆向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开放,是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武汉地区最早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江汉大学图书馆于2018年获评武汉“十大阅读基地”。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为洪山区居民和职工办理了一定数量的“社会读书证”,湖北大学图书馆已为社会读者办理了1万余张“社会读书证”。
除了向社会开放外,各高校图书馆还会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江汉大学图书馆经常开展阅读活动,参与社区共建,赠送书籍、资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则经常举办讲座,邀请社会读者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为社会读者提供民俗、法律、科普等服务。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还走进洪山区的社区和监狱,赠送图书及该馆部分不需入库的期刊。记者刘海锋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