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汉长江大桥汉阳龟山桥头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红船开天辟地,红岩坚守初心,红桥跨越创新……从建党到建国,从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沿长江流域上下求索,诞生于浙江嘉兴的“红船精神”,源于重庆红岩村的“红岩精神”,生发于武汉汉阳的“红桥精神”,三者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纵观党的历史,“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岩精神”“红桥精神”则是“红船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三者是在同一历史使命、不同时空背景下,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集中展现,“三红精神”传承延绵近百年,共同织就“长江红色文化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红色时间——
“三红精神”有着丰富内在逻辑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其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红船精神”为源头,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马克思主义光辉、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的伟大革命精神,而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代表成熟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的精神品质——红岩精神,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的时间轴上看,‘红桥精神’与‘红船精神’‘红岩精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武汉市汉阳区档案馆馆长钟贤超称,“红船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红岩精神”产生于革命胜利的前夜,而“红桥精神”则与前两者一脉相承,随着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开建而生发于汉阳这片革命热土上。
“汉阳是武汉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这些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汉阳发展工人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钟贤超介绍,汉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播下火种的地区之一,党领导下的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罢工运动声震全国。
据《中共汉阳历史》记载,1922年11月12日,在汉阳铁厂工会内召开汉冶萍总工会筹备会,并决定汉冶萍总工会总部设在汉阳。12月10日,汉冶萍总工会成立大会在汉阳铁厂三码头召开。
“上世纪20年代初,汉冶萍工人有3万余人,汉冶萍总工会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人组织。”钟贤超说,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汉冶萍总工会不仅是中国成立较早的规模最大的产业总工会,而且因其组织严密、工人斗争力量强而闻名全国。之后,安源、萍乡、汉阳铁厂等汉冶萍的工人运动更加如火如荼,逐渐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在中共汉阳历史上,还闪烁着大革命时期重量级人物的光辉,向警予、萧楚女、夏明翰3位烈士列入全国100位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萧楚女出生在汉阳鹦鹉洲,他的故居原为鹦鹉洲长江边一民居,后因修建杨泗港被拆除。向警予、夏明翰牺牲后埋葬在汉阳。至今,汉阳热土仍掩埋着众多革命烈士的忠骨。
“正是这些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汉阳注入红色基因。”汉阳区委办公室调研员冯辉说,建国后开始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更是实实在在架设在党和人民之间的一座“红桥”。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2月18日,毛泽东徒步盘山登上黄鹤楼,扶栏眺望武汉长江大桥选址。1956年5月31日,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八个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大桥工地视察,其间,63岁的毛泽东连续三次兴致勃勃地畅游长江。在大桥建成、即将通车前的1957年9月6日傍晚,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桥上视察。走完大桥全程,毛泽东凝神观看武汉三镇,这时,江汉桥和武汉长江大桥连成一体,万家灯火,一片祥和景象,他感叹不已。
图为:2018年9月30日,汉阳区在龟山向警予烈士陵园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资料图片)
红色地标——
“三红精神”分布长江上中下游
展开地图,武汉汉阳地处长江中游,溯江而上,西行约900公里,是重庆红岩村,顺江而下,东行约800公里,是浙江嘉兴。
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岩精神”代表地则是重庆红岩村,它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而在作为“红桥精神”起点的汉阳,武汉长江大桥龟山桥头堡已然成为一座红色精神堡垒。
6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龟山西门进入,拾阶而上,向警予烈士陵园在青松翠柏间,显得庄严而肃穆。位于龟山山脊西部,西邻向警予烈士陵园的,是红色战士公墓。
“红色战士公墓为1927年7月至1929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纪念性公墓,每年都会有大批市民前来凭吊,缅怀先烈。”汉阳区档案馆副馆长熊婕介绍,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共产党员陈春和将其遗体与当时牺牲的其他革命烈士遗体,掩埋在龟山西南侧山脚下的补乾亭附近,并埋有一短碣,称为“红色战士公墓”。1955年9月,因建武汉长江大桥,将墓迁至扁担山南麓,后移至龟山西首,重建为向警予烈士陵园。
汉阳区的每一处革命遗址都记录着一段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故事。汉冶萍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址就在龟山东部,洗马长街长江岸边。原中共汉阳县委遗址也在龟山东麓的山脚下。“《我的一家》里的革命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熊婕介绍,1928年1月,中共湖北省委改组中共汉阳县委,县委机关就设在龟山脚下县委委员欧阳梅生居住的小楼房内。1928年,带病坚持工作的欧阳梅生突发疾病牺牲,遗体掩埋在龟山西南麓一个叫罗汉肚的地方。欧阳梅生逝世后,妻子陶承和子女们继承其遗志,前仆后继,为党工作,长子欧阳立安、次子欧阳应坚、三子欧阳稚鹤相继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陶承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写出了《我的一家》一书,记载了他们一家在汉阳革命工作的经历,英雄壮举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革命精神不应被忘记,革命故事应广为传颂。”冯辉介绍,2013年起,由汉阳区委党史办和区教育局共同编写的《中共汉阳历史》中学生课外读本,走进汉阳各中小学校园。此外,与区文化局合作编印了汉阳故事系列连环画,《萧楚女》《我的一家在汉阳》等红色故事就在其中。
2017年,汉阳全区建成文化广场15座,楼道文化示范小区22个,培育“汉阳理论网红”100名,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培育一批党建网宣员,用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方式开展党建宣传,弘扬红色文化。
图为:向警予像。﹙历史图片,汉阳区档案馆提供﹚
红色动能——
“三红精神”引领城市经济腾飞
“红桥精神”与“红船精神”“红岩精神”薪火相传,是在同一历史使命、不同时空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集中展现。
据《汉阳区志》《2018年汉阳年鉴》记载,1950年,汉阳全区建有党支部10个,中共党员175人。而历经数十年后,截至2017年底,汉阳区中共基层组织已增至1319个,中共党员34020人。
“红桥精神”,根植在共产党人的心里。
从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到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从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到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一座座世界级桥梁工程都留下了中铁大桥局高级工程师时一波不懈奋斗、追梦前行的足迹。2000年7月,时一波走进“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2004年5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5年成为中铁大桥局六公司总经理。
2015年以来,六公司在建项目数量、体量、技术难度、社会关注度不断刷新公司发展的历史纪录——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主跨1700米,一跨过江,为世界最大跨度的双层公路悬索桥;京张高铁五标项目为世界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穿越高寒、大风沙地区的高速铁路;平潭大桥位于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
如今,中铁大桥局的1.3万余名大桥人中,有约三分之一是共产党员。60多年来,在“红桥精神”引领下,素有“建桥国家队”之称的中铁大桥局,80余次跨越长江天堑,飞越黄河险滩近50次,横渡海湾近40次,总共承建了3000多座桥梁,总里程超过3600公里,成为世界上设计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成为新中国建桥史上一座座里程碑的创造者和见证者。
“红桥精神”,更是融入了80万汉阳儿女的血脉之中。
“党组织的责任就是要为居民的长远利益把好关、服好务!”带着这样的信念,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让社区成为“全国村转社区转型的成功样本”。8年来,晴川街龙灯社区“月湖小红帽志愿服务队”队长莫昭琼,带着一群“小红帽”爱湖护湖,守护绿水青山。陈春芳是曾经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汉阳铁女”,她一手抱脑瘫儿,一手搀重症丈夫,不仅把小家带出灾难的深渊,还成立了一间纯公益性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中心,为困难家庭免费提供家庭康复环境模拟和心理疏导。
正是这一个个红色基因,标注着信仰与方向,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成为推进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红船诞生地——嘉兴进入国内40强,排名第38位,在浙江省内仅次于杭州、宁波。
2018年,红岩村所在的重庆渝中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03.9亿元,比2017年增长81.7亿元,在重庆各区县中排名第三。
汉阳经济也一路腾飞——据记载,该区地区工业总值从1978年的86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450.4亿元,工业总值增长了523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4369.4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6.67亿元,增长60倍;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93元增加到2012年的102350.97元,增长349倍。2018年汉阳区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成为武汉市第四个“千亿城区”。
“如今,依托母亲河长江,我们党的‘母亲船’——红船,与‘红色三岩’‘红桥桥头堡’成为红色精神载体,三种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共同织就出一条‘长江红色文化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汉阳区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通讯员 刘晶晶 黄璜)
图为:萧楚女像。﹙历史图片,汉阳区档案馆供图﹚
评论
初心的力量
一条母亲河长江,联结红船,红岩,红桥……
当这些形象依次出现在眼前,我们仿佛看到历史带来的某种启示。
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红岩矗立于山城重庆,红桥跨越天堑于江城武汉……
从上世纪20年代,延伸到21世纪的今天,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从烟雨江南,到重镇武汉,到长江上游的山城重庆,空间横跨半个中国。
红船、红岩、红桥之间,有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这条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开端,是开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起点。自此,“红船精神”照耀中国。
“红岩精神”是“红船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它产生于极其艰苦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
在作为“红桥精神”起点的汉阳,半个多世纪以来,富有地标意义的建筑物——武汉长江大桥龟山桥头堡昂然屹立。70年来,以忠诚、奉献、拼搏、开放为特质的“红桥精神”,在汉阳崛起的征途中,在大武汉复兴的征程中,时时处处,迸发着蓬勃力量。
“红桥精神”已融入80万汉阳儿女的血脉之中。汉阳儿女以创新精神驱动发展,以责任担当促进社会进步,不断为“红桥精神”注入新内涵。“红船精神”“红岩精神”“红桥精神”,这三种红色精神在传承中创新,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走过近一个世纪,三种红色精神历久弥新、历久弥坚。
今天,传承和弘扬这三种红色精神,将激励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