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12个区级智慧养老平台建成 武汉打造“一刻钟养老圈”

时间:2019-09-05

4日下午3时,在武昌区水果湖街道的爱照护颐养中心,几位老人正在中心康护理疗师的指导下用“挪威红绳”做着锻炼,从家中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只需要几分钟;同一时间,武昌区综合服务平台也正在处理老人的各种服务信息需求,老人只需一个电话便可以享受到“三助一护”的上门为老服务。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老年人正在用“挪威红绳”锻炼

截至目前,武汉全市已经建成12个区级统分平台、172个“互联网+居家养老”网点、100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307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在社区实现了“15分钟养老圈”。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社区老人活动室,让老人们下楼就有聚会场所

把养老做到“一碗热汤”的距离

4日上午9时,记者在江汉区北湖街爱照护颐养中心看到,80岁的余克家正在做腿部理疗。他对记者说,上个月他一个人在家中风摔倒了,在地板上躺了两个多小时才被回家的子女发现送去医院,出院后儿女们再也不同意他一个人在家里了,但提起去养老院余克家却直摇头,后来发现社区周边新开了一家中心辐射式养老中心,周末还可以回家,平时子女去看望也方便,这下他才同意来到社区养老中心。“这里真是好,主要是离家近,姑娘还经常做好我喜欢的菜送来这里。”余克家说,在这里一个月,通过专业的理疗和护理,自己已经可以慢慢走路了,精神状态也很好。

无独有偶,在汉阳区鲤鱼洲社区,65岁的张老师是一名工程师,患有阿兹海默症,患病6年,居家养老照护难度很大,子女上班忙,又缺乏专业照护经验,对于去养老院专区照护,老人心里抵触,今年社区开了养老服务中心,离家不到10分钟的距离。家人征得老人同意后将他送到了这里。初来时张老师脚肿,情绪波动大,认知障碍、运动障碍。15天后,张老师由偶尔失禁到有规律,从不记得家里人到能记得远房亲戚;30天后,从不敢迈步到能独立从大厅走到房间,从不好交流到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不喜欢笑到开心歌唱。张老师特别喜欢被称呼张工,知识渊博,爱看战争片的张工对老伴说:“我在这里很好,你看我能走到大门口了,想家了回去也方便,就在隔壁小区。”

其实互联网+居家养老,就是让社区养老变成一碗热汤的距离,让老人在“一刻钟养老圈”里幸福养老。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区级智慧养老平台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2个

12个区养老智慧平台上线 服务老人200万次

在江岸区、武昌区、黄陂区等各大城区,随着智慧养老统分平台正式上线,区民政局将区内各大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接入平台,老人在家一个电话便可预约“三助一护”。拥有大数据的养老平台就像一个智慧大脑,为300多家服务机构派单,让它们更好地为辖区18万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服务。

江岸区90岁以上的老人还享受到了每天一小时的上门服务。家住车站路天生街的黄奶奶今年93岁了,住老社区下楼不方便,现在每天都有人上门帮她做清洁,来之前还问她需要买什么,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据了解,江岸区政府为90岁老人购买的每天一小时为老服务,一年就要花费900万元。

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建成12个区级统分平台,为全市187万老人提供服务,每个区级统分平台对接全区老人,同时也接入1800多家养老服务供应商导入平台,为老人提供各种个性化的为老服务近200万次。

武汉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武汉市的互联网+居家养老利用传感设备、电子地图、可视呼叫等互联网技术,将养老机构专业服务精准化、标准化、低成本送到老人家中,在全市范围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一刻钟养老圈”。目前已逐步形成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养老全方位、服务零距离”。(记者杨帆 通讯员戴良军)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网。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上一篇:武汉军运会亲民票价备受点赞 两个项目门票已卖完
  • 下一篇:华创会11月在汉举行 将首设开发区、创业园区推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