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18日电题:让农产品新鲜出山卖好价——湖北、贵州、广西农村冷链物流建设调查之一
新华社记者王贤、徐海涛、蒋成
“有了冷链运输车和冷库,再也不愁我们这里高山蔬菜卖不出去、卖不上价钱了。”看着大清江蔬菜冷库里一袋袋刚采摘的高山蔬菜装车,一辆辆外地牌照的蔬菜运输车在山路上穿梭,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的蔬菜种植户们很是高兴。
田间地头一个个冷库,国际物流一厢厢冷柜,让农产品外销半径扩大,实现错峰销售提高收益。作为农产品进城的“大动脉”,不断发展的冷链物流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户,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作用越发明显。
山里蔬果上了大江南北的餐桌
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处武陵山区的长阳县火烧坪、乐园等地率先规模种植白菜、萝卜、西红柿等蔬菜。最初只卖到宜昌,随着种植规模和产量成倍增长,菜多得吃不完。菜农老覃说,眼睁睁看着上好的鲜菜囤在地里,卖不上价,让人痛心。
严峻的形势倒逼人们开拓外地市场,建设冷库,扩大销售半径。如今,长阳高山蔬菜的最远销售半径达到1500公里,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10多万农民依靠蔬菜产业增收脱贫奔小康。
2017年初至今年4月,贵州省累计投入38亿元建设冷链体系,建成冷库722座,投运冷链运输车辆1281辆,助推“黔货出山”。统计数据显示,在不断完善的冷链体系支撑下,贵州省农产品外销率从2016年的10%提升至2018年的23.4%。安顺韭黄、黔东南莲花白将原有300公里的销售半径,延伸到山东青岛等城市。
革命老区广西百色是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每年蔬菜产量约270万吨,其中150万吨左右用于外调;上百万吨的水果产量,外运比例也超过三分之一。近两个月,芒果、香蕉、猕猴桃等水果陆续上市,一趟趟百色一号专列满载着这些新鲜果蔬,经过长途跨省冷链物流,运抵北京等地。
百色一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晨介绍说:“专列已实现每月不低于3列常态运营。相较于汽运高峰期,铁路冷链物流成本降低30%,还能第一时间让北方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南方果蔬。”
对接冷链班列卖出国门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藏在深山的蔬果凭借冷链物流上了外国人的餐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10万只小龙虾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运到莫斯科,当地的进口商通过线下渠道将小龙虾送入当地餐馆和酒吧。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雷称,冷链化是中欧班列的发展趋势。自2016年中欧班列(武汉)首次采用冷链技术以来,小龙虾、宜昌柑橘等中国农产品被运往欧洲。
“我们去年出口柑橘3万多吨,价值2.1亿元,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恩珍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客商越来越多,物流越来越便捷,柑橘出口量逐年递增,为农民打开了脱贫致富的新路。
在广西,冷链物流不仅惠及贫困的大石山区,也给区域开放发展带来了活力。
防城港市地处北部湾经济区,边贸生意红火。防城港车站已开通广西至北京、上海、沈阳、济南等地的多条铁路冷链线路班列,畅通了东盟至防城港再到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的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还连接上中欧班列。中欧班列(南宁-河内)集装箱跨境直通运输班列已开行10余趟,苹果、洋葱等被运到越南河内等地。
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作用越发明显
“脐橙之乡”宜昌市秭归县,原来8月就过季的夏橙依然在热销。当地的华维农村交通物流配送中心通过为电商企业冷藏夏橙,使产品的市场周期由5月至8月延长到5月至9月,价格由2.2元/斤增长到3.2元/斤,而冷藏费每月仅0.07元/斤。
“脐橙熟了,商贩一来,大家抢着采收,议价权拱手相让。”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建立产地冷库有助于延长柑橘的货架期,实现错峰销售,避免果贱伤农。
通过冷藏库收储,贵州修文的猕猴桃销售时间从上年秋天延至次年春节前后,错峰后价格增长100%以上。
冷链建设不仅有效延长农产品市场周期,推动果蔬、海产品、肉类产品上行,调节了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还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条,从而增加农产品收益,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贵州省镇宁县发展精品水果助力脱贫攻坚,今年上半年全县水果采收面积为19.23万亩,总产量达14.27万吨。全县精品水果产量10万吨,产值20亿元。其中,良田镇围绕李子、百香果、火龙果等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经济,1万多名贫困人口受益。
“我就是通过种植火龙果,一举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贵州省镇宁县良田镇坝草村果农老周说,“有了冷库,大果可以卖三四元一斤,小果可以做成火龙果酒、火龙果干和果汁。”
“从冷库建成后,良田镇的火龙果就没有出现过滞销。”良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卢声磊说,“农村冷链物流建设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完)
(责任编辑:张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