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大东湖深隧首个盾构区间贯通。图为井底盾构机。
11月3日,大东湖深隧首个盾构区间贯通。图为3号竖井俯拍。
11月3日,武昌团结大道二郎庙污水处理厂,在建的武汉大东湖深隧工程1号竖井内,“绿投号No.1”盾构机顺利抵达,成功实施“水下接收”,标志着大东湖深隧首个盾构区间贯通。
该盾构机由3号竖井始发,盾构区间长约3.6公里。大东湖深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张延军介绍,为确保长距离掘进安全,在通过长约1.1公里的砾卵石层之前,工作人员将刀具全部更换成适应该地层的镶齿合金刀具,并在盾构机内部更换尾刷,实现快速平稳通过。同时,在直径3.4米的隧道内增设道岔,实现两台电瓶车“错车”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另外,增设二次风机,让隧道远端空气充分流动,改善作业环境。
本次盾构接收地点位于地下32米,正是富水砂层和岩层交界面,涌水涌砂风险较大。经过充分论证,决定采用“水下接收”。工作人员首先在竖井内灌入20米深、约4000立方米的水,让地连墙内、外水压平衡,然后让盾构机在水底掘进,完成管片拼装,注浆封堵管片和竖井结构之间的缝隙,防止地下水和泥沙涌入,最后再抽干积水和泥浆,露出成功接收的盾构机。
大东湖深隧工程主隧跨越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连接二郎庙、落步嘴、武东3个预处理站和北湖污水处理,全长17.5公里,埋深位于地下30至50米,全线采用盾构机施工,相当于修建一条“特种地铁”。截至目前,主隧掘进完成15.8公里,剩余盾构区间将在未来1个多月陆续完工,全面转入二次衬砌施工阶段。预计2020年进入运营期,届时,武珞路以北的半个武昌城、东湖核心区周边的污水,都将“乘坐专列”快速进入北湖污水处理厂,实现每天150万吨的传输规模,服务人口约300万人。(记者汪洋、通讯员阮哲予、周旭)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