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现代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获赞 创新传统戏剧的潜江模式值得借鉴

时间:2019-11-09

图为专家“一剧一评”研讨会现场

新华网武汉11月7日电(赵梦琪)第三届湖北省花鼓戏艺术节5日在潜江启幕,大型现代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的精彩呈现,引来花鼓戏院团、专家、戏迷的各方积极评价,认为潜江创新的花鼓戏手法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接受和喜欢花鼓戏。

湖北各剧团像牡丹花一样,绽放各自芳华

6日,在本届艺术节的专家“一剧一评”研讨会上,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沈虹光说,《河西村的故事》代表了湖北省花鼓戏的高水平,给地方戏曲出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样板。“我看了三次,每次都看得到反思提高,剧本犹如珍珠出壳,一点点打磨,放出光彩。”

沈虹光认为,戏剧结合地方特色语言,充分运用戏曲表达方式,扎根老百姓生活,既有艺术性,更有生命力。她希望各剧团能借助花鼓戏艺术节的影响力,持之以恒发展下去,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家乡的声音、家乡的文化传播得更远。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程彩萍说:“这次花鼓戏艺术节,各个剧团像牡丹花一样,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美。比如,监利县荆州花鼓戏艺术研究所这样的镇级剧团,也绽放出了自己的‘芳华’,让人赏心悦目。”

监利县荆州花鼓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陈林说,参加艺术节能提升自己的演出水平,可以互相学习观看,开拓眼界,扬长避短,对业务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花鼓戏艺术节是一次大聚会、大检阅

“潜江在花鼓戏的发展和传承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中心的32个人都怀着‘朝圣’之心前来!”仙桃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刘锦说,花鼓戏相对于其他文化产业来说,受众面比较窄,因此人才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

在刘锦看来,潜江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用创新的手法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接受和喜欢花鼓戏,有助于燃起花鼓戏的“燎原之火”,对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行业榜样,值得大家学习。

“戏曲既要能够上剧场,也要能够进广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院长徐中兵说,自去年9月首演后,《河西村的故事》已在北京、湖南、河南、江西、上海等地巡演40余场,走进了大城市的高雅艺术殿堂,也在送戏下乡时博得农村百姓喝彩。

花鼓戏艺术节对于参演演员、院团都是一次大聚会、大检阅。荆门市艺术剧院副院长罗涛表示,“尽管各地花鼓戏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艺术有着共通性。艺术节让演员既可同台竞技,又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院团来说,其工作作风、舞台呈现、对花鼓戏保护传承力度等都会在舞台上得到呈现。”

接班人层层不断,中青年演员要挑大梁

“这部剧的亮点在于老中青三代演员的结合,是湖北省艺术研究院根据剧团特点量身定制的。”《河西村的故事》赵小荷扮演者、青年演员付潜芬说。

“我们不希望听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更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后无来者’是对我们老一辈艺术家最大的悲哀。”国家一级演员,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春华认为,要传承保护传统戏剧,培养并留住人才是一大课题。

近年来,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是在文艺人才建设方面,返聘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退休后在当地工作,并与艺术高校联合开办花鼓戏专业后备人才定向班,培养花鼓戏专业演员20余名;实施“名家传戏”工程,以师带徒,组织青年演员申报湖北省牡丹花戏剧奖、上海白玉兰表演奖、湖北省戏曲年度新秀等,使得一批技艺精深、个性鲜明的青年演员涌现。

“潜江的花鼓戏在江汉平原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演出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潜江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汉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程彩萍说,目前国内各剧院虽有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扶持,但更需剧院自身提升内功,培育新人,多出精品,才能走得更远。同时,期待院团接班人层层不断,中青年演员都能挑起大梁。(完)

 

(责任编辑:连迅)

  • 上一篇:航拍湖北鄂州观音阁丨屹立长江的“中流砥柱”
  • 下一篇:军运会结束后黄家湖区域如何打造?3年内建成“田园风”地铁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