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0月27日讯(记者潘锡珩 李辉 通讯员易镇镇)武昌江滩即将完成最后一块“拼图”。位于鹦鹉洲大桥和杨泗港大桥之间的八铺街堤江滩,全长约3.8公里,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施工。这段按照“5.0理念”打造的升级版江滩,力争明年汛前完工,这标志着武昌规划范围内江滩的全线贯通。
现场:保留天然地貌,滩地只进行“微整形”
26日下午,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虽然长江水位仍在22米以上,一级和二级护坡都还在水面以下,但施工现场依然热火朝天。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进行滩地的场地平整工作。
多台挖掘机正在现场忙碌,将滩地上的水泥块等杂物全部清除运走,并将泥土地面进行平整。已经平整好的地方,则用绿网覆盖住,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施工员毛双双和工友举着仪器,正在给滩地测量高程,为接下来的施工做准备。他们说,这项工作是为江滩进行“微整形”的重要环节。
毛双双介绍,未来这一块区域将建成高低起伏状的滩地景观,所以要先平整地形,随后通过人工+机械的方式进行微调。也就是说,既要保留天然的地形,又要经过人工微调使得造型更加美观,就像爱美之人脸上进行的“微整形”。
施工现场负责人彭正良告诉记者,随着江水水位越来越低,施工条件越来越适宜,马上还会进一步增加人手和设备,场地平整近几天就会结束,高低起伏的地形轮廓就会显现出来。
理念:武汉江滩规划建设进入5.0时代
武汉市的江滩建设始于2001年国庆节,建设发展至今已近二十载。回顾两江四岸江滩建设历程,当年的汉口江滩探索将防洪功能与城市公园功能相结合,在岸线腾退、隐患整治的同时,打造滨江景观带,给市民提供了亲水乐园。后来,这被总结为武汉江滩建设的1.0模式,提升了武汉对外窗口形象,改变了市民“临江不见江”窘况。
随后的江滩规划建设理念不断升级:武昌江滩为2.0阶段,重点体现“以人为本、汉韵传承”,汉阳江滩为3.0阶段,重点突出“人文生态、长江文明”,青山江滩为4.0阶段,重点展现“生态创新、海绵主导”。
而被誉为武汉主城区江滩收官之作的白沙洲八铺街堤江滩,进入了5.0阶段。经探索研究,5.0版的江滩将对“江滩公园”四个字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和解读。提出“江+滩+公+园”的理念,即江——绿色发展的生命线,滩——物种栖息的生态带,公——开放包容的共享区,园——文化景观的交互点。
设计人员同步提出“生态、人文、文化、精致”四个关键词,整体将江滩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与层次,实现白沙洲八铺街堤江滩建设目标:“人文生态、情感回归、精致理念、洲滩记忆”。
景观:望江吧台和玫瑰园,成为设计亮点
武汉有着丰富的滨江滨水资源,两江四岸的江滩是市民和游客最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全新的八铺街堤江滩是否会给市民带来新的惊喜呢?
项目景观设计负责人王家涛介绍,这一段江滩衔接起鹦鹉洲和杨泗港两座的长江大桥,本身两座大桥造型就十分美观,总能吸引不少人打卡拍照。因此,他们在两桥中间部位的江滩上,专门打造了“望江吧台”的景观节点。
记者在效果图上看到,望江吧台区利用场地的高差,形成三级的层叠空间,景观造型错落有致,大理石等硬质铺装工整大气,绿化景观点缀其间。最高处的平台上还设置了户外吧台,供游人驻足欣赏江景。同时,这里也将是游人和两座大桥合影的最佳区域。
此外,在风帆广场区域还设计了主题丰富多样的小微空间,有开敞的草坪空间及舒适的林下空间,还有以爱情为主题的玫瑰园,点缀着许多心形雕塑,相信将成为新人们拍摄婚纱的好去处。
王家涛告诉记者,和汉口一侧的江滩相比,武昌一侧的江滩总体滩地较为狭窄,因此他们在景观设计上更加遵循现状实际条件,融合进武船历史文化元素,营造出了独特的“一带二道三区”的空间布置。江滩设置了贯穿全线的特色绿道,有着舒适的活动场地和开朗大气的滨江空间。
防洪: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城市保护圈
江滩不仅仅是市民亲水的乐园,其本质是城市防洪设施。武汉市水务堤防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建设管理科科长杨斌告诉记者,此前这一段江滩内主要是林地、企业码头、锚地等,废弃的建筑物较多,不仅在观瞻上显得滩地杂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防汛行洪。
此外,这里堤外岸线不顺,岸坡被江水冲刷严重,还有大段岸破未进行护砌。在汛期高水位冲刷、淘刷情况下,易发生崩岸、滑坡等险情,更是直接影响着岸坡的稳定和安全,进而对武汉市的防汛安全造成一定隐患。
经过整治,八铺街堤江滩除了岸线变美变靓之外,也将巩固和完善其防洪功能,消除隐患和短板,更好地筑牢大武汉的防洪保护圈。
不仅如此,八铺街堤内防汛通道地势低洼,降雨时会造成渍水无法外排,阻断防汛抢险通道之外,还造成堤基长期被渍水浸泡。经过整治后,这些问题也将得到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