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超颖(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奖获得者,编剧,大学老师。出版多部作品,编剧的多部影视作品在全球院线及央视少儿等电视台播出。)
“问题童书”的确是个问题。一些“问题童书”被举报后勒令下架,某些地方还召开“问题童书”检察公益诉讼听证会,社会共同探讨如何解决,但问题普遍,市场上仍然充斥了各种“问题童书”。
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可以说,当代儿童文学迎来了最为兴盛的时期。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学校对学生也有阅读要求,童书的蓬勃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当然,这首先是件好事,全民阅读,是要从孩子抓起。但是,当一个市场壮大兴旺后,必将混入杂质。那么,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问题童书”不是笼统的问题,而是各有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因为出发点歪了,为了市场,而不是为了人。
在市场引导下,一些校园文学作品集聚了不少人气。许多写作校园题材的作家,经常荣登作家富豪榜。但是,畅销的图书一定是好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些风靡校园的童书,为了达到所谓的幽默,大量的笔触去宣扬偷懒的学生,贪吃的,不爱学习的,跟老师顶嘴的,写作者将孩子天性与“反面教材”混为一谈,起到了不好的导向作用。还有一些将“金钱,权力,外表”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这些立意低下、品位低俗的作品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毕竟,孩子的三观还未完全形成,读书是带领他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很容易让孩子跟着仿效。
不少幻想作品为了迎合读者口味,故意制造出许多新、奇、怪的情节和内容,让作品中不时冒出各种魔法,或者脑洞大开,这些飘在空中的故事,因为它的想象不是从现实世界生发出来的,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能引起小读者一时的兴趣,或者是感官刺激、游戏体验,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没什么帮助。更重要的是影响人的审美趣味。当孩子们经常阅读这类浅层的幻想书籍后,再阅读传统文学作品,反而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传统文学中不会随意变出一个魔法,或者突然降临了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这类书籍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会造成一种伤害。
因此,书写童书的写作者一是要具有同理心,在畅快写作时也能提醒自己,这样的情节和观念对孩子是否有害?无论是校园题材,还是幻想题材,我们都希望作品能把孩子带入更开阔、更深邃的感受和思考中,以及对生命的人文关怀。一本童书,所承载的不仅是稚嫩孩童的一声欢笑,更是助他成长的一级阶梯。写作者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应是写作者通过积累、思考和沉淀去完成的,而不应屈于销量、市场而写作。
从出版角度来说,出版社及文化公司有不少跟风出版。一种类型的图书火了,必将涌现一批这种类型的图书,忽略图书的品质。重复出版和盲目引进也比比皆是。有许多经典名著,动辄上百种版本,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给家长带来了选择困难。出版社捕捉到一些家长“崇洋媚外”的心理,还会引进不少国外童书,但这些童书有些篇章跳脱、翻译水平低下、句子冗长难懂,阅读质量很低。规范童书市场,才能走向正规化和高品质的出版。
虚假宣传、不当营销也是对家长选择童书的一种误导。许多童书冠上“学校推荐书目”“畅销N年图书”“班主任推荐”等等名目进行销售,令一些格调不高、文化缺失的图书大行于世。
对于家长选书困难,出版社可以建立分级阅读体系,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特别是针对低年龄段的孩子,为他们提供科学的阅读分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图书,一般是靠家长选择,但许多家长对童书并不了解,可能会买到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图书。这样也方便出版社找到精准的消费者,一举两得。
无论是童书写作,还是童书出版,都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有一天,我教过的一个大学生满脸羞涩地跑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记得你。”我觉得奇怪,以前与她未曾谋面啊。原来,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读过我的一本童书,讲的是一只鱼儿的故事,书中写的是人类对自然界生命的关怀。她说,读那本书之前,她喜欢踩蚂蚁,读后却转变了,觉得自己应该用心呵护每一个生命。孩子童年时代读的书,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一个成年人读一本书大得多。从写作者到出版者,都应保持警惕心和责任心,为孩子的精神土壤坚守。
【编辑: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