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武汉有多少座桥?也许一位民间摄影家知道答案。
近日,长江日报-长江网报道了武汉七旬摄影家童汉芳专门用无人机航拍武汉的桥的故事,他从去年8月至今,用镜头聚焦了武汉500多座桥,精选桥梁图片2000多张。
十里长堤上的雁归桥。童汉芳 摄
除了感动于这位武汉市民“拍武汉的桥,看武汉变化;做好桥文章,传播桥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觉外,更惊异于武汉桥的数量。都知道大江大河大武汉的桥多,可还是没想到包括公路桥、铁路桥、立交桥、石拱桥、亭廊桥、古桥等等,遍布武汉三镇、两江四岸、河湖港渠上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桥居然达到500座,这在任何一个城市恐怕都是很罕见的事情。
武汉为什么桥多?当然因为龟蛇竦峙之山形、江汉朝宗之水汇的地理特点。江汉荡荡,河口重镇,勾连交通,或舟或桥,决定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必须以桥为脉,以桥为先。每一座重要桥梁的落成,都是城市“打破隔离,聚合空间,创造联系”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武汉是中国‘桥都’,被誉为桥梁博物馆”,诚不虚言。一个关于桥的摄影专题,记录的其实是城市的变迁。
无人机看武汉长江大桥。童汉芳 摄
但桥的意义绝不止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城市现实语境里,桥是一个特殊的建筑空间符号,它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也是城市意象的标志;既是实用建筑,也是审美对象。
武汉有两江上的19座大桥(长江上的11座桥、汉江上的8座桥),不仅是全市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还是拉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伟大实践,更是峻拔的山、辽阔的水阻挡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的精神符号。每一座跨江的大桥,都是一个时代集中力量、凝聚人气、敢想敢做的宏大叙事。
无人机看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童汉芳 摄
武汉也有湖溪园渠上的诸多小桥,“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小桥和栈桥串起大湖、小湖、连通沟渠和净水渠,特色鲜明”“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抒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为山河增色、与湖光映衬的独具韵味的诗意,也是使人们得以进入自然意境,与自然产生精神共鸣的通道和途径。每一座令摄影师感叹“美呆了”的桥,都是连山跨水,上承青天,下接碧水,弥合城市空间景观,创造城市记忆的媒介。
还有留春湖上的22座桥,汉阳四新大道中间明渠上的36座桥,罗家港、沙湖港上的各10余座桥……还有烟波桥、沧浪桥、梦蝶桥、双鲤桥……一个个富有文化特色的桥名,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既感叹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速,也感叹于时光凝聚于此的厚重。
无人机看东湖华侨城4桥相连成景。童汉芳 摄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在主要搜索引擎中以“武汉”为关键词进行图片搜索,然后再按图像内容归纳分析,他们发现:山、水是武汉主要的景观因子,而桥则是武汉的高频场景意象,也就是说,武汉的地理特色和地标建筑构成了武汉城市特色。
在这里,桥成为武汉的主要城市意象,形成着我们如何创造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形式,也积淀着我们这座城市与社会生活、历史环境如何息息相关的内在禀赋,它也是我们这座城市传播的媒介符号,对抗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所共同面对的“城市特色流失、风貌趋同现象”。
所以,桥对于武汉,如城市规划所常言的,“元素存在,意象必在;意象存在,文化必在”。武汉不仅要建好现实的“桥”,也要构建文化的“桥”,那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特色和底蕴所在。
【编辑:贺方程】
(作者:周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