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15日讯(记者汪洋 孙笑天)15日下午,2020武汉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举行颁奖仪式,现场公布了18件获奖作品。
2020武汉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由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武汉市信息中心(武汉市大数据中心)、武汉市大数据协会承办,腾讯云计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神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协办。
这也是武汉市举办的首届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本次大赛以“创新数据应用 助力智慧武汉”为主题,历时两个半月,聚焦年度热点、难点社会问题,重点推荐了科技战疫、城市运营、宏观经济和数字防汛四大赛题方向。自2020年10月24日大赛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147支团队参赛,提交作品108件。
11月27日,专家对初赛作品进行了评审,职业赛道和高校赛道各产生18强团队进入决赛。1月4和5日,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共聚市民之家,现场展示自己的参赛作品,并就专家提问进行答辩。
来自高校和政府部门的10位大数据领域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了打分,最终评选出18件获奖作品,其中职业赛道和高校赛道一等奖各1件、二等奖各3件、三等奖各5件。
职业赛道二等奖——城市运营之安全生产行业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参赛团队成员来自应急管理部通信信息中心华中技术服务中心。团队代表赵冰化说,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更是一次实践和探索,希望构建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引擎,打造“应急管理智慧大脑”。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为激活公共数据要素价值,2020年10月24日我市启动了首届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本届大赛产生了很多创意新颖、实用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为拓宽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提供了有益探索。
东湖高新区可带动那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这个平台算出了结果
获奖团队“三个火枪手”,团队3名成员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一学生,参赛作品基于大数据和模型算法,构造出武汉市产业图谱,为产业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团队成员徐文杰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团队成员学习和研究的是知识图谱相关方向。他们将自身所学与经济方面学科交叉,结合主办方提供的武汉市相关数据,经历两个多月的雕磨,他们做出了基于武汉市大数据的产业图谱平台。
徐文杰介绍,平台假设了三种服务对象,分成三个模块。首先是面对政府决策部门,对武汉市产业发展做了一个宏观概览,并进行预测,为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其次,针对产业服务部门,对各产业链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如何做好相关配套服务提供参考。最后,针对企业用户,分析其所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据此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例如,在某个产业投资了100万,通过构建的图谱模型,可以预测这100万能够带来的效益,包括对这100万能够给该产业上下游相关行业起到的推动进行量化。
记者注意到,参赛时,该作品以东湖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计算出在全国范围内,东湖高新区软件产业发展程度高,其拥有的产业上下游配套,可以带动传统的矿物采选加工和制造业等产业效能和技术提升,帮助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徐文杰表示,平台还有一些细化的东西需要完善,还可以精益求精,做得更好。“希望能够对武汉经济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十字路口红绿灯配时智能调节
这个大学生团队获奖
获奖者团队“青春飞扬”,成员来自湖北工业大学。团队成员董长元介绍,应用此系统,可以对目标车辆进行识别,得出当前的拥堵情况,进而对城市红绿灯进行实时配比,从而缓解当前交通拥堵现状。这个项目获得了高校赛道二等奖。
董长元今年读研二,在日常生活中,他注意到武汉市一些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较高。而在某些十字路口,一个方向车流量大,另一个方向车流少,绿灯放行时间却是一样的。很多时候,需要交警在路口人工调节或疏导交通。
“能不能做一个交通信号灯智能配时系统?”董长元说,团队在参赛后,发现主办方提供的数据中,包含有武汉市路口监测数据。团队决定设计一个系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探讨城市交通智能信号灯配时的可行性。
从构思到写代码,“青春飞扬”团队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个系统。系统可以通过道路上的摄像拍照,用目标识别算法,测算道路上的车流量。应用中,使用者可以在系统上设计阈值。
比如,一个十字路,一个时间点内,一条路上车辆比另一条路多10台,就可以智能调整车辆多的道路方向绿灯多放行5秒。
“通行效率会提高很多,还可以替代交警的人工疏导。”董长元说,城市交通智能信号灯配时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都很容易实现,使用难度不高。另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特殊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等的检测,进行优先放行。
【编辑:张玲】
(作者:汪洋 孙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