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刘珍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洗稿”侵权现象在自媒体领域仍然存在,甚至还做成了一条生意链。与以往人工“洗稿”不同的是,一些“洗稿”软件借助算法等技术,采用“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轻易就可保证70%的“原创度”。诸多作者呕心沥血的原创文章轻易就被“拆解、重组、拿走”,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自媒体的兴起无疑拓宽了创作者的世界,而由于网络空间和资源的开放,“洗稿”、剽窃等侵权现象似乎成了一个顽疾,社会上要求治理“洗稿”侵权的呼声也愈加高涨。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监管越来越精细、高效,照抄照搬的抄袭模式早已无法通行,为了逃脱平台的监管,“看似不像、实则一样”的“洗稿”模式随之出现。所谓“洗稿”,其实就是一种猫捉老鼠的“文字游戏”。“洗稿者”通过同义词替换、语序转换、词句或段落增删等手法以达到与原创文章在文字层面上的“不一样”,但其实文章的主题、观点、逻辑、表达等全部都是照搬原创文章。
“洗稿”在字面上虽然不叫抄袭,但专家表示“洗稿”与抄袭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别。可以说,“洗稿”行为实质上就是抄袭。而抄袭是一种偷盗他人劳动成果的违法行为,在道德层面也为全社会所愤慨。为了快速获取利益或懒于付出,这些“洗稿者”不惜偷盗他人艰辛的劳动成果,严重损害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创作环境。
曾流行一种比喻,如果都想吃免费的午餐,那奶牛谁来养?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不仅限于一篇网络文章,将眼光放长远来看,行业的兴起、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不都是靠着坚实的努力和创造。其间,我们可见原创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原创不易,需要付出相当的辛劳和汗水,但只有原创才会出精品,只有付出过汗水和辛劳的原创精品才是组成社会精神文化盛宴的那一杯一盏。只有每一位原创作者都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社会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动力。
试问,原创者如若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谁还会愿意做原创?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原创,我们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又从何处而来?鼓励原创、保护原创,就是鼓励和保护创造。任何领域、行业和社会,靠抄袭都行而不远,一切发展进步最终都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上。
当前我们正处信息化时代,变化之快速成为我们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在迎接变化、拥抱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需要坚守的是什么。原创,或者说创造,仍是我们需要坚守的,仍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极力推崇创新、崇尚创新,必须要从尊重原创开始。
【编辑:丁翾】
(作者: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