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12日讯 汉江湾桥往硚口方向的工地附近,一座蓝色简易帐篷在寒风中挺立着。
帐篷外,“新四必”的告示、健康通行登记和通信行程卡的二维码十分醒目。
帐篷里,电子体温计、酒精洗手液和记录本都摆在桌上,行军床、取暖器和保温杯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
1月12日下午2时半,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探访四民公所疫情防控值守点时,恰逢志愿者林望丽和林红交接班之际。
61岁的林望丽是四民公所小区居民,退休后一直热心社区事务。去年3月底,她开始在家门口“上岗”,寒来暑往,每天雷打不动地值守8个小时。有时候,值守点忙不过来,林望丽会叫孙女给送饭。
“从去年5月起,小区里进出的维修工人和外卖送餐员就逐渐多起来了。”林望丽说,当时离这个值守点帐篷几十米远的地方,安保队员黄师傅守着另一个门,他们相互照应,确保进入小区的陌生人无异常——进出人员凭健康码出入并登记,碰到老年人没有(或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他们逐个录入信息。一年来,他们登记的来访人员信息,一共用了5个登记册。
记者在最新的登记册上看到,从去年12月21日起,几乎每天都有上十条进出记录。除了外来人员,还记载了住在小区里的重点人群,比如附近一家大型商超的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林望丽的儿媳妇。
“儿媳妇每天上班前都会告诉我测量的体温,或者她自己来值守点登记。”林望丽说,她在四民公所小区住了几十年,能够为街坊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觉得很光荣,居民们也很配合社区工作,“街坊们自觉佩戴口罩,相互提醒减少外出。”
硚口区韩家墩街公安社区副书记邓卫东介绍,该社区共有9个小区,设有4个疫情防控值守点,都在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门口。从疫情发生到现在,这些值守点的力量不断壮大,下沉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安保队员分班值守,“疫情不退,帐篷不撤”。
1月8日夜晚,武汉市气温低至零下7摄氏度, 四民公所和西江月·厦两个小区门前的防疫帐篷值守点内值守人员24小时轮流守候居民平安。
社区副书记邓卫东和林望丽在帐篷值守点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和登记身份信息。
1月8日傍晚,正在武汉四中读初一的孙女给值守帐篷里值班的林望丽送来晚餐。
林望丽在小区门前督促进入小区的居民扫健康码。
林望丽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 。
(摄影:记者杨涛 通讯员胡文捷 詹鸥 文:记者万凌 )
【编辑:丁翾 朱晨颖】
(作者:万凌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