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12日讯(记者郑汝可)1月12日,武汉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认真查摆全市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今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会议指出,解决武汉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必须以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向传统思维定式开刀、向作风顽疾开刀,从企业所需、所忧、所盼出发,全力强服务、优环境、惠政策,努力让企业满意、让市民幸福。
坚决破除“官本位”“坐等上门”“事不关己”的思想
对企业的难题,先要想想怎么办能“行”
营商环境的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思想解放,以思想破冰,引领营商环境优化。
“抓营商环境就是讲政治、就是谋发展、就是惠民生!”会上,市委主要领导细数当前亟待破除的三种思维惯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抛开面子、开动脑子,以企业和市民需求为导向,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办好事、为市民办实事,做到企业有事随时到、企业无事不打扰;坚决破除“坐等上门”的懒政思想,遇到企业的难事要先想想怎么办能“行”,而不要一遇到事推说“不行”;坚决破除“事不关己”的消极思想,要看到“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发展我受益”,在服务企业上更加自觉、主动、积极,真正做到将心比心。
对损害武汉营商环境的人和事
勇于亮剑 敢于说“不”
营商环境问题表象在部门、在基层,根源在干部、在作风。
这次会上,发布了《关于集中治理庸懒散慢乱浮现象 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以作风整治为突破口,痛下决心,大力集中整治“庸懒散慢乱浮”。
会议要求,要狠抓教育引导,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四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牢宗旨意识,设身处地为企业和群众着想,发自内心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严肃执纪是保障执行的最后防线。会议强调,要聚焦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放管服改革、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狠抓纪律约束和制度建设,对损害武汉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勇于亮剑、敢于说“不”,实行有责必负、失责必究。
凡是能改革的必须改革 凡是能取消的一律取消
让审批“瘦身”再“瘦身”
现场专题片反映,有群众投诉政府采购项目报名流程复杂,给供应商增添了不必要的交通奔波,这样问题值得深刻反思。
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把企业服务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民生服务放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努力提升企业获得感、群众幸福感。
会议具体部署了三项重点。
●在实施流程再造方面,要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五减五通”改革,能精简的环节坚决精简、能压缩的时间压缩到底、能优化的流程必须优化,全面落实“容错容缺”审批;加强省与市、市与区、部门之间网上办事系统的对接,进一步打通 “信息孤岛”,实现“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全市通办”。
●在推进简政放权方面,重点围绕工程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审批中介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凡是能改革的必须改革,凡是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坚决杜绝变相审批或变相许可,让审批“瘦身”再“瘦身”。
●在服务方面,要实行“首问负责制”“首接负责制”,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推进并联审批,让“干部多跑腿,企业少跑路”。
全面落实“非禁即入”政策
推动办事由“讲关系”向“讲法治”转变
营商环境既需要“筑巢引凤”,也需要“固巢养凤”。
会议指出,武汉将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把法治作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来抓,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办事由“讲关系”向“讲法治”转变;稳妥办理涉企案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各种所有制企业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会议要求,要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无差别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到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政府部门带头践信守诺,引导广大企业重合同、守信用。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正确把握“亲”“清”界限,鼓励公职人员与企业家坦诚交往,把握和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干事者撑腰。
对于一些企业反映的创新环境还不优等问题,武汉还将全面实施容错机制清单化管理,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用好涉企“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事项清单,确保企业不因小过失贻误大发展。
想方设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让中小微企业活下去、留下来、强起来
惠企政策是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政策落实的好坏决定企业的生死。
会议强调,要着力抓好政策落实,在政策制定时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该出台的政策要坚决出台;在送政策时要坚持精细化、个性化,确保务实管用。
当前,还要想方设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1000亿元纾困资金、120亿元科创投资引导基金、20亿元政府担保基金、20亿元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不断完善金融贷款“3分钟申贷、0质押担保、1秒钟放款”的“301”模式,帮助企业获得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活下去、留下来、强起来。
海报:记者|高萌 杨荣峰 主创|谭芳 张莉
【编辑:姚昊】
(作者:郑汝可 高萌 杨荣峰 谭芳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