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12日讯(记者雷衎 通讯员于海涛)12日上午8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4名研究生带着采集工具,来到了东湖子湖菱角湖,调查水生态环境,评估水生物多样性,对东湖进行“体检”。
刚一上船,何鹏打开了手机上的定位软件,指引船夫来到固定的监测点。“在哪里取水有严格规定,并不是说随便打一桶水上来就可以了。菱角湖设置了5个监测点,可反映全湖的水质情况。”
到达第一个点位,坐在前排的他拿出两个容器,用记号笔在收集罐上作标记。气温只有-2℃,他仍然进行着细致记录。取水后,他将湖水样本装进收集罐。
他介绍,采集的水质样本带回实验室后,会马上投入到样本预处理和检测分析工作中,检测总磷、总氮、氨氮等指标,并与之前的检测结果做对比。
何鹏身旁的研究生操作声波探测仪和透明度盘。“水深3.4米,可见度0.6米,处于正常范围。”
船尾一位女生也在紧张忙碌着,她拿着浮游生物采集网,在水中画“8”字,这样可以捕捉到更多水生物,然后把捕捉到的水生物倒入收集瓶。“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轮虫等浮游生物。”她说,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水环境的变化。“水质变好后,水生物会明显增加。”
调查还会涉及底泥和底栖动物情况,但是由于前段时间已经采集过,当天没有这两个项目。何鹏向记者模拟了采集过程,采泥器放入湖底,再由底栖动物采集网将底泥和水生物分离,分装入不同的器皿。
何鹏介绍,水质数据会在两三天后出炉,水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时间会长一些。
“把湖泊当作一个‘生命体’看待,不仅仅只了解水质数据,更加重视水生物多样性,这样调查出来的数据和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湖泊现状,为后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何鹏介绍。
据了解,项目从去年8月份开始,每个季度对东湖7个子湖郭郑湖、汤菱湖、庙湖、团湖、菱角湖、喻家湖、后湖进行“体检”。
结束菱角湖的采样,团队成员带着十几瓶水质样本,马不停蹄赶往周边的喻家湖、后湖。
【编辑:朱晨颖】
(作者:雷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