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迎新年,武汉小学生用意面和超轻黏土搭起“跨年”大桥

时间:2020-12-31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31日讯 用560根意面和186个超轻黏土小球,搭建成一座“跨年”长江大桥。12月31日,在武汉市洪山区知识产权主题展暨武珞路小学石牌岭分校第四届共生文化节上,学生们做起“意面建筑师”,用“跨年大桥”创意迎接新一年到来。

学生们做出的“跨年大桥”。记者胡义华 摄

意大利面根根筋道,看起来极易折断;而超轻黏土虽然看起来柔软,但实则韧性十足。当超轻黏土碰上意大利面,你会构想出怎样的建筑作品?武珞路小学石牌岭分校六(1)班班主任王靓老师和徐春燕老师指导学生“脑洞大开”,做出各种创意建筑。

学生们做出各种创意建筑。记者胡义华 摄

张嘉毅、孙伟豪、王金洋,三位武珞路小学石牌岭分校六(1)班的“意面建筑师”,将超级黏土小球,小心翼翼扎上意面,搭建成一座立体式长江大桥。“稍不注意,意面会断裂,超轻黏土的柔韧度也对扎意面不利。”张嘉毅自豪地说,将意面扎进小球时,还要考虑三角平衡性,否则桥就断了,“花了两节课时间,大桥终于建成”。他们为它取名“跨年大桥”,孙伟豪和王金洋解释,从桥这头走到那头,寓意迎接新年。

在当天的主题展中,武珞路小学石牌岭分校学生的原创作品,有思维、艺体、科技、劳动、科学等五大类别,琳琅满目:“童梦剧场”“暴走火柴人”“小小建筑设计师”等项目,让学生在各学科大显身手,展现奇趣的思维和非凡创造能力;“炫舞啦啦操”“极速足球”“环保服装秀”“智趣万物”等项目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学校“共同成长,生命至上”办学理念熏陶下,在丰富的选修课程历练中,创作出的一个个印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最佳作品。

学生们的创意作品展示。记者胡义华 摄

据武珞路小学石牌岭分校校长王文娟介绍,自2017年以来,在共生教育支撑下,学校开发了70多门共生教育体系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内容设计,基本上是老师们的原创,课程中呈现的作品,均是学生的原创作品。学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的法律环境。

省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参观这些原生创意后,表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创造可以改变未来”,并期待这些“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邹国华 商德芬)

【编辑:朱晨颖】

(作者:胡义华)

  • 上一篇:元旦假期,武汉至北京、西安、宜昌等地动车席位大增
  • 下一篇:志愿服务年度分享会变身“现场教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