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2020年底密集召开的全市13个城区“两会”上,各城区聚焦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战略目标,就“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明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2月30日,武汉碧空如洗,长江两岸高楼林立。记者任勇航拍
武汉市民未来的家门前,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城市风景越来越靓。长江日报记者专门梳理了各区“两会”推出的发展与民生“大套餐”。
■ 江岸区
优化“四区一带”空间格局
加快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推动华发外滩荟、平和坊等项目建设。
加快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高标准打造核心区,高起点规划拓展区。
加快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提档升级,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加快发展长江新区谌家矶片区,推进“两路一厂”等项目建设。
加快拓展建设大道金融产业带,打造金融企业总部集群、时尚消费商圈、现代都市服务中心。
腾笼换鸟彰显魅力城区
改造开工56个老旧小区,推进胜利街等21条特色街巷建设,推动老厂房、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加速推进金潭、淌湖、黑泥湖等3个城中村改造。
加快推进武汉设计之心等63个在建重大项目,抓好黄浦中心等21个重大项目开工。推进武汉天地A1等项目竣工交付,新建商业商务面积不少于28万平方米。做好国华城市康养综合体等22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响应美好生活新期盼
优化老城区路网结构,新改建惠济二路、青岛路等10条微循环道路,打通园丰小路、连湖路等断头路。改善老旧社区环境,新建公共停车楼2个、停车泊位1.6万个、充电桩3500个,改造二次供水点位60个。完成4个片区海绵城市改造。
以黎黄陂路为试点,精心打造17条市容环境示范路。实施28条道路及城市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新改建公园和游园10个,新增口袋公园5个,建设花田花海5万平方米。
建成市八医院新院,新建疾控中心P2、P2+实验室3个,新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打造疫情防控一体化平台。
推进中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2700个。
深化拓展“智慧养老”新模式,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试点,加快区社会福利院新院区建设,新增养老床位200张。
■ 江汉区
五大功能区细分城市空间
汉口历史风貌区江汉片。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时尚消费、文化旅游等产业。
武商高端时尚消费区。重点发展时尚首发、科技体验、高级定制等消费新业态。
武汉金融街。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资产管理、商务服务等产业。
江汉创谷。加快发展通信信息、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线上经济、区块链等数字经济。
杨汊湖生态生活区。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等高品质生活服务业。
武汉金融街更具国际范
纳斯达克中国金融创新(武汉)中心。建立科技相关产业基金,服务企业赴纳斯达克上市,提升武汉及湖北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深交所湖北资本市场培育基地。构建“深交所+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国资平台+优质企业+金融机构”的“六位一体”金融创新生态圈。
武汉金融博物馆。依托中国金融博物馆打造线上博物馆,让全球网友在线了解武汉城市文明里程,感受楚鄂千年商业魅力。
城市中心享受免税购物
中部地区首家市内免税店运营,该店位于长江航运中心大厦内,是全国第六家、中部地区首家市内免税店。
武商商圈引领高端消费。 通讯员江轩供图
“黑科技”让生活更智慧
推进深兰科技“熊猫智能公交”项目。实现中国首条自动驾驶商用运营路线,发放全球首张自动驾驶车辆商用牌照。
打造智慧江汉路平台。应用人工智能AI算法、5G、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智能零售、无人清扫、智慧灯杆等硬件设施,构建智慧江汉路街区AI大脑和运行系统。
建立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整合区块链和大数据产业资源,构建区块链+大数据生态。
民生保障聚焦高品质
2021年启动建设学校7所,建成投用3所,新增学位3300余个。
推进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北区扩建和南区修缮;建设3个示范性社区医院。
打造“12分钟文体圈”,辖区居民步行12分钟路径内,就能看到健身广场、图书馆、影剧院等文体场所。
创建“人工智能养老示范区”,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残疾人精准康复水平。
■ 硚口区
深化三大功能区布局
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打造城市商脉主轴,建设汉正复兴城、国家消费城。
汉水畔·企业总部集聚区打造城市商务主轴、建设同济健康城、宗关枢纽商务城、汉水畔国际总部城。
汉江湾·生态活力新城打造城市创新主轴、建设汉江湾总部城、汉江湾生态生活城。
武汉复星外滩中心效果图。
打造高品质生活圈层
完成170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还建房1万套以上。
支持武汉恒隆广场、新世界K11购物艺术中心等发展高端消费、首店经济,打造国际化消费旅游首选地。提升宜家、凯德、越秀等商圈品质。组织直播节、家居展、时装秀等活动,带动节假日消费、夜间消费。
武汉恒隆广场实景。通讯员詹鸥摄
打造汉江湾五彩花园,建成花田花海10万平方米,加快环汉口绿道示范段建设,新增景观驿站2个,建成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古田公园。完成铁路沿线、园博大道、长丰大道等景观改造提升。建成街头小景10个、口袋公园10个,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全力推动崇仁路小学等优质学校实施双校区制,新建中小学4所,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100%移交。
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建立户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中医药、心理健康等服务质量。与国内顶级医院合作建设区级三甲医院,完成汉正街、汉中街、韩家墩街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 汉阳区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新增5G基站200座,总数达到1230座,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加快龙阳大道沿线汽车4S店提档升级,打造“总部经济+汽车4S店”的立体营销服务。
推进钟家村、王家湾、四新等商圈业态升级,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汉阳古城亮点片区效果图。汉阳区建设局供图
城区功能品质提升
加快世茂国际金融广场、卓越大江等20个新项目开工。
加快东部钟家村古城商贸区提档升级。
推动地铁12号线征收、16号线和汉江湾桥建设。
推进琴台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推进垃圾直运试点工作,推广“互联网+智能分类”模式。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推进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汉阳段建设,启动知音大道工程。
高标准实施杨泗港都市T台,汉水江滩碧道等项目。
打通墨水湖环湖绿道,在龙阳湖规划建设全省首个大健康文化主题公园。
民生保障不断提高
实施知音东苑等2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
促进新增就业1.6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确保保障性住房新开工1700套,建成1000套。
确保仙山小学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000个以上;提升学前教育公办及普惠比例,新增公办幼儿园11所。
161个老旧小区全部纳入红色物业托管。
■ 武昌区
打造疫后高质量发展标杆
提升总部经济支撑力,引进500强企业第二总部、区域型总部和研发机构3家,新增准独角兽企业2家。
壮大数字经济新动力,加快中科武大·智谷建设,启动小洪山科学城产业园建设,推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打造夜游线路打卡地,深化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区建设,繁荣夜间文旅消费,将黄鹤楼、汉街、户部巷和昙华林打造成为全市夜游线路的经典打卡地。
黄鹤楼景区。
打造精致城区建设标杆
优化长江右岸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滨江商务核心区和武昌古城亮点片区建设,完成武汉长江中心、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正负零施工,滨江地下环路整体工程进度过半,编制华中音乐谷规划方案。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新建绿道3公里、口袋公园3个,新增街头绿地1500平方米。完成水果湖、外沙湖、紫阳湖综合整治工程。
昙华林核心区效果图。
打造全方位安全保障标杆
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加快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建中华路街、续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完成133处二次供水改造,保障供水饮水安全。启动86个老旧小区消防管网综合改造,高标准建成罗家路特勤消防站。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540个,启动滨江核心区小学和大东门小学建设,实施南湖中学改扩建,完成实验中学二期建设,推动陆家街中学、复地东湖国际配建小学按期投入使用。
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博实育苗幼儿园。
加大高龄、失能老人关怀,扩大助餐、助医服务覆盖面,新建一家500张床位养老服务中心,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建设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及康复中心。
■ 青山区
产业发展:新旧转换、二三同进
推动武钢有限厂区及周边7平方公里土地集约利用,布局产城融合项目。
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武汉炼化一体化项目。
全面导入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努力建成中国氢都。
打造若干数字经济专业服务与应用百亿板块,进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前列。
打造恩施街特色美食街区。
生态环境:治建并举、品质提升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打造“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
北湖等主要湖泊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竹子湖、清潭湖等水体水质达到Ⅳ类以上。
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实施楠姆山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百里长江生态文化长廊青山段建设。
建成投用武九生态文化长廊。建成大地花海项目。
城市建设:东西互联、双城协同
打造高品质商务楼宇、居民社区和民生中心,形成西部滨江天际线。
基本完成北湖区域生态治理重点任务,基本建立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框架。
实施并建成长江右岸大道延长线、和平大道延长线以及友谊大道快速路改造。
分步实施余热集中供暖(制冷)试点,实现老旧小区、新建小区全覆盖。
推动轨道交通5号线2021年开通运行,“十四五”期间建成投用1到2条新的轨道交通线路。
民生服务:补齐短板、强化功能
服务市九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建成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市九医院平战结合大楼,全面推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2021年,武钢三中国际部、钢城十六小投入使用,实施钢城十三中改扩建以及东兴洲小学、十七街规划中小学新建项目,加快武钢三中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增7所新建小区配建公办幼儿园。
推进红房子保护与利用,打造红房子文创产业基地项目。
■ 洪山区
亮点片区迎“蝶变”
基本建成武汉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核心区,实现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时尚消费、文化旅游等产业集聚发展。
启动街道口片区更新改造,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和国际创客新社区。
推动南湖城市副中心规划落地,打造大学之城的创享家园和动静相宜的品质南湖。
“名院”“名校”在身边
建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洪山区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区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等一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洪山区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效果图。
建成街道口小学和平分校、白沙洲中学、英格中学一分校(书城路)、华师附属武汉书院世家中学(爱家名校华城中学),新改扩建40所中小学,打造2-3所全市知名的优质初中。
打造洪山高中“领航学校”,落实“一校三区”布局,完成本校区改扩建,建成初中部和滨江校区并投入使用。
扮靓“颜值”更宜居
实施天兴洲和武金堤岸坡加固、洪山江滩综合整治、港渠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提升骨干河湖外排系统承载能力。
新增各类绿地465公顷,建设绿道40.2公里、口袋公园32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 蔡甸区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推进中法企业中心、中法半岛小镇等项目建设。小镇总面积8.2平方公里,首批项目签约意向入驻企业26家。
高标准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争取成立中德产业发展基金,开放运营德国企业之家,建设中德创新孵化中心,打造西门子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签约入驻一批德资、日资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
快捷交通,“擦亮小城镇”
力争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开工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将由沌阳大道站沿东风大道、知音湖大道延伸至文岭。
有序启动滨江、齐联、新天、柏林片区旧城改造和1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打造以蔡甸广场、临嶂大道、新庙为中心的地铁商圈,繁荣城关新福茂广场、中核广场等重点商圈。
实施“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完成索河街石山集镇、玉贤园艺小镇路网等一批村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打通常军大街等“断头路”,完成常欢大道西延伸段、常乐大街等15条道排工程。
扩容提质,增学位增床位
武汉常福医院建成使用。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并预留紧急动员床位1000张。
推进医共体建设。新改建17个村(社区)卫生室,推进蔡甸街、侏儒山街卫生院提档升级。
新改扩建各类学校20所,蔡甸实验学校、常福学校等14所新改扩建学校明年9月1日前投入使用。新增学位9060个。
长春街小学蔡甸分校效果图。
长春街小学蔡甸分校开学招生,设计容量24个班,提供学位1080个。
■ 江夏区
构建武汉南部发展新格局
建设国家疫苗研发和生产基地,争创武汉“康谷”。
优化升级武汉南部新城组群控制性详规,推动纸坊旧城改造项目,完善金口新城二期配套工程。
构建协同发展经济增长格局,打造开发区、纸坊、郑店、藏龙岛、金口、五里界六大经济增长极。
规模化推动5G基站建设
新建5G基站600个,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未来教育产业城建设,组建智能教育产业技术研究院。
提升民生高品质
建成古驿路小学, 加快推进20所中小学建设,新增学位1000个,缓解新增人口基础教育问题。
升级南北交通通道,完成纸贺线提档升级、推进G107南线改扩建。
启动谭鑫培公园三期建设,推进纸坊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新增口袋公园5个,让身边的公园更多。
建成云景山医院(平战结合医院),提升区域医疗能力。
■ 东西湖区
全力打造“中国网谷”
构建以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为核心,以临空港大道和金山大道形成的十字形城市发展轴为支撑,沿汉江北岸打造滨江风貌示范带;沿107国道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带,沿府河—汉北河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空间发展格局,打造全国一流国家级开发区。
基地唯一大数据中心投用
国家网安基地内唯一的大数据中心,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一期全面投用,数字认证武汉研发运营中心同步投用。天融信网安创新园、技德国产跨平台操作系统研发生产中心等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网安基地展示中心。记者陈卓摄
打造网安高端产业集群
引入奇安信、三六零、 腾讯等民营龙头企业投资,打造网安高端产业集群。
推动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湖北分中心、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分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创立全国网安行业测试“武汉标准”。
一批民生项目将完工
建成S108府河大桥,完成 S112、张柏公路、汉宜路等工程,开工建设107国道快速化改造、吴新干线 (新径线至东柏路)改造等工程。
实施36个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建成运营,新增4800个公共停车泊位。
完成四环线(径河段)造林绿化,建成金银湖亮点片区二期、径河公园二期、黄塘湖公园,全面完成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新开1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250个。推动园博园初中学校等5所中小学开学,新建金银湖高中,异地新建东西湖职校。
■ 黄陂区
家门口体验滑雪项目
武汉甘露山文旅城将打造全球最大室内冰雪娱乐综合体,明年加快推进交通路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工程,启动室内冰雪综合体、甘露山水镇建设。
武汉甘露山文旅城效果图。通讯员邱舒供图
武汉会展经济新地标
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对标比肩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迪拜世界展览中心、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等世界会展标杆,将成为中部最大、全国前三的会展中心。
家住黄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021年,建成盘龙育才小学、盘龙外国语小学,启动前川育才小学、盘龙六小建设,推进盘龙城第二幼儿园、前川第四幼儿园、长江青年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积极争取与市常青树教育集团、市七一中学合作办学。
享受城市花园的生活
建设盘龙城遗址湿地公园和前川公园,建成三里街救命寺村小游园、大潭小游园等24个口袋公园,改造提升汉口北梧桐大道等5公里林荫道,打造西赛湖、长湖等42公里沿湖绿道。
1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
加快地铁前川线通车,推进地铁28号、13号等5条轨道线纳入武汉市第五轮轨道建设规划。
新建形成“七纵十一横五射三环十八连”路网主骨架,实现全域1小时通达武汉城市圈、全域1小时通达武汉主城和副城、域内1小时通达。
■ 新洲区
建成全国首个天基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加快建设阳逻港金融贸易、航天基地高新技术、正威集团新一代半导体和新材料、武船重工船舶制造和海洋装备四大千亿产业。
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建成全国首个天基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区。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通讯员沈雷平 摄
立体交通,建美丽城镇
建成双柳长江大桥、光谷长江大桥、新港高速、临港大道、江北快速路东延线、平江路北延线、刘大路升级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构建水铁公空轨立体交通体系,实现江北铁路新洲段全线竣工。
大力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按三星级景区标准创建5个以上中心镇、50个以上中心村。
买断高速公路收费经营权
建成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加快区人民医院迁建、区疾控中心、省三医院阳逻院区传染病区建设。推进区中医院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深度合作,打造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医药服务监管。
探索点对点买断武英、绕城高速新洲段7座以下小型客车收费经营权,先行试点汪集、施岗、阳逻段高速出口点对点免费模式,畅通邾城、阳逻、双柳三城快速出行。全力推进邾城至光谷地区快速化公交改造。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推进城区中小学配建7所,提升高中办学条件6所,创建市级义务教育管理达标校20所。
推进邻里中心建设,打造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
■ 汉南区
全面建成5G车联网示范区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加速扩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到2025年,中国车谷将全面建成5G车联网示范区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抢占下一代汽车产业高地。
即将投产的东风云峰工厂。记者陈亮摄
中国车谷打造5000亿元规模汽车产业集群
东风公司全新一代绿色环保智慧工厂、总投资近百亿的东风云峰项目,规划设计年产30万辆整车产能,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年税收超过60亿元。东风云峰项目预计将于明年2月初竣工,并进行车型调试生产。
“十四五”期间,中国车谷有望建成5000亿元规模汽车产业集群,集聚新能源整车企业5家以上。
经开汉南一体化交通项目建设加速
“十四五”期间,总投资约125亿元的武汉经开至汉南一体化交通项目将全面建成。一期项目将在全力二路新建一座双向四车道的高架,连接东风大道高架,预计2022年初通车,将在原有40分钟车程基础上减少10分钟车程;二期工程将重点对通顺大道进行提升改造,在硃山路至兴四路路段采用新增通顺高架桥、平行匝道对接檀军路、桥梁跨越分洪区等方式衔接,预计在2025年完工。工程全部完工后,沌口到纱帽只需20分钟。
(记者邓志鹏 蔡欣星 陈俞 乔驰 万凌 史强 谭德磊 陶可祎 覃柳玮 张衡 汪峥 刘娜 李亦中 通讯员刘培 朱素芳 潘宇翔 詹鸥 吴迪 况昕昀 彭亚楠 刘龙腾 孙克亮 邱舒 程书雄 统筹:彭仲)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