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李玉莹 张莉 摄影|白璐
12月17日16时50分,一辆20路公交车行驶在友谊大道青山段。
45岁的女司机颜红霞不时抬眼看看后视镜,扫一眼车厢里的20多名小学生。
20路车从青山少年宫到武东东路船舶园路,线路全长13.5公里,共24站,是武汉主城区最偏远的公交线路之一。
每天早晚高峰,青山区钢城第十二小学100多名小学生,会搭乘这路公交车自己上学、放学。
颜红霞给忘戴口罩的小学生免费提供口罩。记者张宁 摄
对于这些小乘客,开20路车8年的颜红霞,有着一段从惶恐、焦虑,到充满感情的心路,“陪伴小朋友成长,司机也有成就感”。
小学生们与公交车司机的故事,开始于2013年。
7年来,20路车没有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26名司机用耐心和细致,把公交车开成了“校巴”。
“这车还怎么开?出事怎么办?”
相当长一段时间,颜红霞认为自己由515路换到20路,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2012年,儿子念六年级,考虑20路车收班早,颜红霞申请换线,“晚上可以多点时间陪儿子学习”。
头一年,工作按部就班,儿子得到更多照顾,颜红霞心里舒坦。
2013年开始,颜红霞发现乘坐20路车的小学生突然多起来。早晚高峰,车厢里塞满了孩子和接送的家长。
2011年,青山厂前商场附近一所小学被拆除,400多名小学生转到6公里外的钢城十二小。
最初,这批小学生由校车接送。2013年,校车因故取消,100多名小学生开始在家长陪同下搭乘20路车。
这些小学生,多是农民工子弟。女司机冯丽发现,送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因担心上班迟到,焦急而匆忙。
冯丽的印象里,第一位放孩子“单飞”的是一名三年级女生的妈妈。
时隔7年,冯丽依然记得那个早上的情景:妈妈带女儿上车时,见是冯丽,笑着打招呼:“咦,又是你啊,我今天上班怕是又要迟到,早上我就不送了,车到学校,麻烦你提醒她下车。”她把女儿交给 “开车很稳”的冯丽。
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车站交给司机。放学回家的车上,接孩子的家长也慢慢少了。
没有家长陪同的小学生,开始让司机们叫苦。
“看到车来,伢们都会冲过来、扑上来。”颜红霞连用两个动词描述孩子们放学上车时的“生猛”。
“没有办法,我只能就地停车。”颜红霞说,她有时不得不将车停在马路中间。每次开完“小学生班车”回家,她常向丈夫抱怨:“真不该换线。”
起初,冯丽“对付”调皮孩子的做法“简单粗暴”,却很有效——瞪着眼珠、吼上两嗓,疯闹的孩子立马“守规矩”。“女儿在家不听话,我也会吼。”然而,冯丽这招没用多久,就因“态度不好”被投诉了。
颜红霞说,因为学生们争抢拥挤,车门都修过好多次。
“这车还怎么开?出事怎么办?”司机们七嘴八舌找到车队领导。
公交六公司四分公司经理朱德伟说,车队派人上门与钢城十二小领导沟通,希望校方结合已有的护学岗,组织学生排队乘车,以确保安全。
朱德伟回忆,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每天放学,老师组织学生排队上车;车队增加车次;车辆进站前50米先停车载学生。
车厢里的小学生。(资料图)记者张宁摄于2018年
“限速30公里,慢一点,慢一点”
“你信吗?他们竟然把车弄停了。”女司机黄光艳语气温和地讲述了一段令人“惊掉下巴”的经历。
黄光艳说,那天放学时段,她见一个男孩没座,就让他坐在驾驶位不远的一个地方。车开动不久突然在马路中间“熄火”,怎么也启动不了。
一通排查,黄光艳在那个男孩坐着的地方发现了问题:这个“熊孩子”竟然把燃气阀关了。
两年前,司机蔡建文经历的一幕同样令人“大惊失色”,车正开着,车厢里突然腾起白色“烟雾”。“不好,车起火了。”紧急疏散孩子,他才发现,“烟雾”来自车厢里一只干粉灭火器——它被一名小男生无意间打开了。
在20路公交场站,线长陈冠军带记者上了一辆去年刚换了车型的20路车,他指着靠近车前门的车窗说,之前的车,这个窗户与座椅平齐,经常有调皮男生从这里跳下车。车队只得用铁丝扎住所有车辆的这个窗户。
从钢城十二小所在的工业四路黄州街站,到多数小学生下车的厂前商场站,10站路,6.2公里。
钢城十二小老师组织小学生排队上车。(资料图)记者张宁摄于2018年
“每次早晚高峰,就感觉这段路好长。”驾龄不长的胡晶晶和20路车的“老师傅们”有着同样的感受。
“车上有学生,车速控制在30公里。车开了,看到有孩子跟在后面跑,先停车。”朱德伟说,7年来,车队一直坚持这个规定。
颜红霞说,控制车速的做法一度引发普通乘客不满,解释沟通,多能理解。
“开公交是技术活,开20路更是细致活。”颜红霞说,车辆行进中,司机们养成了习惯,隔一两分钟就抬眼看看后视镜,提醒车厢里的“多动少年”:“不要在扶手上荡秋千” “不要在车上吃东西,当心竹签戳伤人啦!”
“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的提示,重复率最高。颜红霞说,20路车行经的冶金大道,道路窄、大车多、车速快。
颜红霞有时感觉自己更像车上的广播员,因为说话多,她喝水的杯子也换大了一号。
疫情后复课,司机们 “戴好口罩”的提醒,充斥车厢。
8年间,颜红霞先后带过20多个徒弟,“限速30迈,慢一点,慢一点。”这是她每次收徒的第一课。
颜红霞时常会伸平手掌在自己身上比划孩子们一年年长高的个头,小乘客的成长,让她不时回味儿子的成长过程。
“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有责任保护好他们。”颜红霞说,对孩子们细心一点、耐心一点,会在每个月的司机培训会上被反复强调,车队还会安排司机进校给学生上交通安全课。
2015年春节前,20路车队收到钢城十二小送来的锦旗。此后,学校每年给车队送锦旗的传统延续下来。
“陪伴小朋友成长,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
“那个胖胖的叔叔很神奇。”13岁的夏欣淳回忆,“他不回头就知道谁在车上疯闹,会马上制止。眼睛像我们老师‘一样尖’。”
今年上初中的夏欣淳,已经不再乘坐20路车。夏妈妈说,女儿上三年级时,提出自己乘公交车上学,考虑到司机开车平稳、细心,她就“放手”了。
自己乘车放学回家的小学生。白璐 摄
11岁的付思蕾现在每天带着8岁的妹妹乘20路车上学。 “思蕾自己搭公交上学两年了,很安全,没什么不放心的。”付爸爸说。
一年前,三年级学生谢泽豪把书包掉在20路车上。谢妈妈对捡到并保管书包的那位“圆脸女司机”印象深刻,“她还让我回家别批评孩子”。
谢妈妈眼里,“贴心细致”的20路车司机“都值得托付”。
车辆到站,司机们都会高声提醒学生不要下错车并带好物品,但丢三落四的孩子仍会把各种东西落在车上,甚至“把自己也落在车上”。
去年9月10日放学时段,距终点还有两站时,司机高攀突然在后视镜里发现一名男生在后排座酣睡。收班后,他开着私家车绕路把孩子送回家。
虽然叫不出叔叔、阿姨的名字,孩子们却给20路车的每位司机都贴上一个“标签”:那个胖胖的叔叔,那个头发很乱的叔叔,那个爱笑的阿姨……
孩子眼里“爱笑的阿姨”叫黄光艳,说话柔声细语、笑意盈盈,让孩子们感觉亲切。
自己乘车上学的小学生。白璐 摄
黄光艳说,她曾被一名天真可爱的小女生“萌到”:女孩上车刷卡,余额不足,转身下车。“家长不在旁边,你去哪里充值?上车吧!”黄光艳冲她一笑,女孩一脸感激。之后几天,女孩终于“守”到黄光艳,补刷了一次卡。
“老奶奶上车了,你们谁想让个座位呀?”有老人上车,黄光艳的发问常会让孩子们应声而起,“这让人感觉很暧心。”
钢城十二小党支部书记杨清芳的手机里,存有陈冠军的手机号码,遇到堵车造成车辆未按时到达等情况,她会主动联系车队。“这7年,20路公交车帮了学校大忙。孩子们安全意识提高了,纪律观念也增强了。”杨清芳对20路车的司机们心存感激。
7年护学路,孩子们感受到司机的体贴,司机们也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颜红霞提醒小学生站稳扶好。记者张宁 摄
每年夏天,20路车都会送走一批六年级学生,迎来一批低年级新乘客。颜红霞不免感叹:一批批挂着鼻涕的孩子慢慢长大了。
去年9月,颜红霞把儿子送进大学。看着后视镜里这群天真顽皮的孩子,颜红霞时常会想起曾经同样顽皮的儿子。“陪伴小朋友成长,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记者蒋立青 郭佳 通讯员魏新波 涂举学 曹燕生)
相关阅读:
为了这一声“值得托付”|长江评论
【编辑:张靖】
(作者:张宁 蒋立青 郭佳 李玉莹张莉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