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勠力同心勇担使命,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谈发展②

时间:2020-12-21

12月18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指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武汉的历史使命,是落实省委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城市更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要。

近日,全市上下迅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勠力同心、认清形势、勇担使命,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确保武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李义龙:

让城市更平安群众更满意

全市公安机关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聚焦“城市更平安、群众更满意”目标,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以做好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为牵引,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健全超大城市平安稳定保障机制为支撑,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保驾护航。

着力打造治安防控升级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优化110接处警工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两抢一盗”等突出违法犯罪,每年集中整治一批交通危险路点、重大火灾隐患。

着力打造应急快反升级版,依托城市“六环二十四射”布局,完善“东南西北中”快反基地建设,形成“三镇屯兵、四方布警”应急快反体系。

着力打造公安政务升级版,推进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打造“一网一窗一机一号”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大学生落户,助推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

着力打造智慧汉警升级版,加快建设智慧平安小区,全面建设“数字派出所”,搭建“长江大保护”大数据平台,服务智慧城市运营保障,提高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慕萍:

奋进法治“十四五” 护航武汉新征程

全会为司法护航武汉“英雄之城”复苏跃进定向把舵。全市法院将紧扣规划要求,围绕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让法治成为现代化大武汉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

打造营商环境法治新高地。对标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善用法治思维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模式,助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立足生态优先、“长江大保护”需要,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长效制度机制。

构筑平安武汉法治新屏障。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重拳打击涉黑涉恶、金融违法犯罪。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贯彻宣传民法典,实现以良法促善治。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运用多元调处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共享共治,助力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提亮公平正义法治新成色。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实效,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推动智慧法院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彭胜坤:

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检察力量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将按照市委全会精神,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检察力量。

2020年以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把营造英雄城优良营商环境作为抓手,制定落实关于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16条具体举措,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以司法的力量“安商暖企”。同时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有力维护了社会平安稳定、法治公正。

明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全市“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未来征途,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按照市委关于保护创新的要求,加大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力度。持续做好涉民营企业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工作,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实现检察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高度统一。以检察办案和检察建议向社会发出信号,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天气预报”,促进防范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助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徐定斌:

推动教育强市建设 继续扩大学位供给

武汉教育将不断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推动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市教育局将充分考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学龄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和教育需求等综合因素,编制好中小学布局规划,对全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需要增补区域、空白地带和交叉地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将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纳入规划布局范畴。优化学前教育布局,以区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结合不同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匹配状况,在动态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以区为主编制单独选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推进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计划按照每年不少于30所、五年不少于150所建设。同时,梯度推进180所中小学建设,力争每年新建20所学校,“十四五”期间达到100所,有效扩大中小学学位,缓解入学矛盾。另外,还将建立全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每年一次动态评估,确保“十四五”期间中小学学位的有效供给。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

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此次市委全会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关于科技创新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发挥武汉科教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武汉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我们将创建一个中心,打造三个高地:

创建一个中心,即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区域,加快建设东湖实验室等,使武汉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布局的战略要地。

打造三个高地,一是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等。二是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等。三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实现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以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各类资源投入,不断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释放科教资源的创新创造潜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汉:

积极发挥民政兜底性和基础性作用

市民政局将聚焦群众关切和薄弱环节,精准谋划、施策、落实,提升民政服务保障水平。

做“细”基本社会服务,构建智能化、集团化、多层次的大城养老服务体系。以人工智能养老实验为牵引,探索“平台、机构、社区、居家照护床位”联动的人工智能新模式。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为重点,推动公办机构“倍增”计划,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为驱动,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做“实”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超大城市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选优配强社区(村)带头人,加快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搭建村(居)民自治平台,创新民主协商新形式,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基层共治,夯实城市基层基础。

做“精”基本民生保障,构建均等化、多样化、精准化的大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低保统筹进程,实现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积极发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实现社会救助方式多样化。建设智慧综合救助平台,提高社会救助灵敏度,实现救助精准化。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太兵:

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武汉市司法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为现代化大武汉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聚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武汉。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编制实施法治武汉建设规划,全面履行好市委依法治市办职责,一体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围绕建设“五大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立法。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推动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和行政复议改革,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助力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逐步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体系。做好戒毒、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工作。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利。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行业改革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市城管执法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顺年: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全市城管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下足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更干净、更有序、更安全、更有品位。

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按照“四全”“四化”要求,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区、街、格、路”管理框架,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对标一流城市,提升环卫作业标准,实施深度保洁,打造精致环卫“武汉标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完善分类体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形成垃圾分类“武汉模式”;强化设计感、协调性,提升户外广告品质,完善长江灯光秀,规范整治道路附属设施,展示“最美天际线”,形成立面景观“武汉示范”。坚持“三个必须”要求,利用智能化手段,强化桥梁、燃气安全监管,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构建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十四五”时期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推进建筑弃土、弃料、装修垃圾全周期管理,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湖泊局局长周耕:

构建治水新格局 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精心绘就美丽武汉新画卷。我们将全力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促节水,建设安全、生态、民生、文化、法治、智慧水务,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构建体系完善、可防可控的城市防洪体系。大力推进江河堤防达标、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高水平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洪能力。

构建排蓄畅通、调度灵活的城市防涝体系。持续提升泵站排涝能力,加强河港渠道综合治理及管网新改扩建,完善蓄排结合的应急排涝调度机制,水系骨干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以上。

构建水清岸绿、河湖健康的水生态环境体系。继续实施“三清”行动和以“三河三湖”为重点的流域水环境治理,基本消除劣V类湖泊,加快打造江湖相济、湖网相连的城市“水道”。

构建城乡一体、多源互补的供水体系。加快建设全市供水“一张网”,提升“双水源”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开展高品质饮用水试点,持续推进二次供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构建总量控制、用水高效的节水体系。严格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调配,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彭厚鹏:

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武汉样板”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深入推进健康武汉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科学设计,各项建议措施方向明确、精准科学。

《建议》将我市疫情防控经验,如防治一体化、人物地同防等固化为长效机制;针对公共卫生短板弱项,如疾控体系不够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够强等,提出若干对策;提出了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等重要目标。

我们要将市委关于推进健康武汉建设的建议体现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之中,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之上。我们要着力重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武汉样板”。我们要着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增强卫生应急能力,打造卫生应急“武汉标杆”。我们要着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多部门联防机制、完善全社会群防机制,打造疫情防控“武汉模式”。当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全市公共卫生“短板”成“长板”、弱项变强项、劣势为优势。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普查:

满足群众需求 当好百姓住房管家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全市房管系统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多策并举,当好百姓住房的好管家。

以“绣花功夫”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五年内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161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让40余万户市民享受发展成果。加强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水平,使居民更加宜居宜业。

以“百倍努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十四五”基本完成中心城区现有棚户区改造,推进公共租赁住房规范化管理。致力人才安居,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充分发挥国有和民营企业功能作用,有效解决好新市民等群体居住问题。

以“房管担当”助力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全面开展2055个行政村所有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各类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制度。

全市房管系统将持续建设为民房管、智慧房管、创新房管,不断提升房管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我市新一轮大发展贡献房管力量。

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

融入新格局 建功新时代 争做排头兵

市体育局将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找准自身定位,全面推动体育强市建设,总体水平达到中部龙头、全国前列、世界影响。

打造“中国健康之都”。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比例达到49.5%,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1.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建成武汉市民12分钟健身圈。

打造“国际赛事之都”。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顶级赛事,办好国际足联世俱杯、第十三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等国际大赛。

打造“人才输送之都”。牢记为国争光、为市添彩的使命担当,力争更多的武汉籍运动员进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陕西全运会备战阵容,并取得优异成绩。向国家、省和各级各类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120人次以上。

打造“体育休闲之都”。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体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倍增目标,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100亿元。

(记者戴旻阳 刘嘉 陈诚 夏晶 陈勇 姚传龙 王怡人 杨帆 黄琪 张琳 王慧纯 冷靖华

通讯员武公萱 邹永宁 李律 张武 周晶晶 刘杰 戴良军 万敏 统筹/陈勇)

【编辑:张靖】

  • 上一篇:2020年12月2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下一篇:这项重量级大奖,在武汉颁发